建筑工程材料中建筑用纤维(聚丙烯纤维、钢纤维)进场验收标准技术交底.docx
建筑工程材料中建筑用纤维(聚丙烯纤维、钢纤维)进场验收标准技术交底
一、验收依据
1.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
–《混凝土用钢纤维》JG/T5087-2016:明确钢纤维的抗拉强度(≥600MPa)、长径比(30-80)、弯折性能(90°弯折5次无断裂)及分散均匀性要求。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T/CECS1098-2023:规定聚丙烯纤维的物理性能(抗拉强度≥400MPa、耐碱性能≥90%)、掺量(0.6-1.8kg/m3)及抗裂性指标(裂缝抑制率≥50%)。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23:要求纤维材料进场检验项目、抽样规则及功能性测试标准。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HJ2537-2024:规定VOC≤50g/kg、重金属(铅≤0.01%、镉≤0.005%)及阻燃性能(氧指数≥32%)。
二、验收内容与标准
1.文件资料审查
–产品合格证:需包含生产厂家、批次号、执行标准、纤维类型(束状单丝/端钩型钢纤维)、规格(聚丙烯纤维长度3-12mm、钢纤维长径比30-80)及环保认证编号。
–型式检验报告:覆盖以下指标:
?聚丙烯纤维:抗拉强度(≥400MPa)、耐酸碱性(5%NaOH溶液浸泡72h强度保留率≥90%)、熔点(≥160℃)。
?钢纤维:抗拉强度(≥600MPa)、弯折性能(90°弯折5次无断裂)、分散均匀性(每立方米混凝土纤维根数偏差≤10%)。
–环保认证:提供重金属、VOC及阻燃性能检测报告(HJ2537-2024)。
2.材料复验项目
–关键性能指标(抽样送检):
项目
标准要求
试验方法
聚丙烯纤维抗拉强度
≥400MPa
GB/T14337-2021
钢纤维抗拉强度
≥600MPa
JG/T5087-2016
聚丙烯纤维耐碱性
5%NaOH浸泡72h强度保留率≥90%
GB/T21120-2018
钢纤维弯折性能
90°弯折5次无断裂
JG/T5087-2016
分散均匀性(钢纤维)
每立方米混凝土纤维根数偏差≤10%
JG/T5087-2016
–外观质量验收:
?聚丙烯纤维:束状单丝无结团、断裂,颜色均匀无杂质,表面无氧化斑点。
?钢纤维:端钩型纤维钩部完整无变形,表面无锈蚀、油污,长度偏差±2mm。
3.包装与标识验收
–包装要求:聚丙烯纤维防紫外线密封包装,钢纤维防潮防锈包装;外箱标注“防潮”“避光”标识。
–标识内容:清晰标注纤维类型、规格(如聚丙烯纤维12mm、钢纤维长径比50)、生产日期及执行标准。
三、验收流程
1.资料初审:核对合格证、检验报告与设计要求一致性,重点检查抗拉强度及环保指标。
2.现场抽样:
–批次划分:同一厂家、同型号每10吨为一批,不足按一批计。
–取样方法:每批次随机抽取3组(聚丙烯纤维每组≥500g,钢纤维每组≥5kg),见证取样率100%。
3.复验送检:委托CMA资质机构检测,聚丙烯纤维复验抗拉强度及耐碱性,钢纤维复验弯折性能及分散均匀性。
4.综合判定:复验结果全部合格方可签收;聚丙烯纤维抗拉强度<350MPa或钢纤维弯折断裂率>5%批次退场。
四、施工工艺控制要点
1.储存与预处理
–聚丙烯纤维:存放于阴凉干燥处(温度≤30℃),避免紫外线直射,开封后需在48h内使用完毕。
–钢纤维:防潮防锈储存,使用前需机械分散处理,防止结团。
2.掺加工艺
–聚丙烯纤维:按设计掺量(0.6-1.8kg/m3)分批次投入搅拌机,搅拌时间延长30秒确保分散均匀。
–钢纤维: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先投入骨料和钢纤维干拌1分钟,再加水湿拌2分钟。
3.功能性验证
–抗裂性测试:混凝土初凝后观察表面裂缝,裂缝宽度≤0.2mm且面积占比≤5%。
–抗冲击性:采用落锤法测试(10kg锤体1m高度自由落体),钢纤维混凝土无贯通裂纹。
五、注意事项与强制性条文
1.环保与安全
–废弃聚丙烯纤维按可回收垃圾处理,钢纤维按金属废弃物回收,禁止焚烧。
–钢纤维投料时操作人员需佩戴防割手套及护目镜。
2.强制性条文
–GB50550-2023第5.3.1条:钢纤维分散均匀性不达标或抗拉强度<550MPa的批次严禁使用。
–T/CECS1098-2023第4.2.3条:聚丙烯纤维掺量误差>±10%或耐碱性不达标需退场。
六、附件
1.进场验收记录表:包含批次、抽检结果、验收结论及责任方签字。
2.抗拉强度检测报告模板:需包含CMA标识及检测机构盖章。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可确保聚丙烯纤维与钢纤维的材料性能与施工质量,显著提升混凝土抗裂性、抗冲击性及耐久性,为工程安全性和功能性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