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工程材料中建筑用膨胀剂进场验收标准技术交底.docx

发布:2025-04-06约1.6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工程材料中建筑用膨胀剂进场验收标准技术交底

一、验收依据

1.国家标准:

–GB/T23439-2017《混凝土膨胀剂》:规定膨胀剂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验收规则,适用于硫铝酸钙类、氧化钙类及复合型膨胀剂。

–GB50119-202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明确膨胀剂在补偿收缩混凝土、填充工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规范。

2.团体标准:

–T/CECS10082-2020《混凝土用钙镁复合膨胀剂》:针对钙镁复合膨胀剂的性能指标和检验方法。

–T/CECS540-2018《混凝土用氧化镁膨胀剂应用技术规程》:规范氧化镁类膨胀剂的技术参数及施工工艺。

二、进场验收程序与技术要求

1.文件资料核查

?必备文件:

–产品合格证:需注明生产日期、批号、执行标准(如GB/T23439-2017)、膨胀剂类型(硫铝酸钙类/氧化钙类/复合型)、掺量范围(补偿收缩混凝土6%12%,填充工程10%15%)及适用场景。

–第三方检测报告:需包含以下关键指标:

?限制膨胀率:水中7d≥0.025%,28d≤0.10%;空气中21d≥-0.020%;

?抗压强度比:7d≥25MPa,28d≥45MPa(硫铝酸钙类);

?氯离子含量≤0.05%,碱含量≤0.75%。

–型式检验报告:有效期内的全性能检测(含耐久性、抗冻性及相容性试验)。

2.实物质量检验

?外观检查:

–粉状膨胀剂应均匀无结块、异物;颜色与标称一致(硫铝酸钙类为灰白色,氧化钙类为浅黄色)。

–包装密封完好,标识清晰(含防潮提示、生产厂家信息)。

?性能检测:

–限制膨胀率试验:按GB/T23439-2017附录方法测试,水中养护7天和28天的膨胀率需达标;

–抗压强度验证:掺膨胀剂的水泥胶砂试块7天和28天抗压强度需符合设计要求;

–氯离子快速检测: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氯离子含量≤0.05%。

3.抽样与判定规则

?抽样方案:

–每批次200吨为一检验批,不足200吨按一批计,每批抽检不少于10kg;

–关键指标(氯离子、限制膨胀率)全数检测,其他指标抽检比例≥5%。

?判定标准:

–退场条件:氯离子超标(>0.05%)、限制膨胀率不达标(水中7d<0.025%)或抗压强度比<80%;

–复检规则:仅允许一次复检,复检仍不合格禁止使用。

三、施工技术要求

1.储存与搬运

?储存环境:

–防潮储存,相对湿度≤65%,堆高≤1.5m,保质期≤6个月;

–不同类别的膨胀剂(硫铝酸钙类、氧化钙类)需分区域存放,避免混杂。

?搬运规范:轻拿轻放,避免包装破损导致吸潮结块。

2.施工工艺控制

?掺量范围:

–补偿收缩混凝土:掺量6%~12%,胶凝材料总量≥300kg/m3;

–填充工程:掺量10%~15%,胶凝材料总量≥350kg/m3。

?配合比设计:

–水胶比≤0.5,膨胀剂与水泥、掺合料需提前进行相容性试验(水泥净浆流动度≥240mm);

–严禁与氯盐类外加剂混用,与防冻剂复合使用时需通过专项试验验证。

?养护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采用蓄水或湿麻袋覆盖养护≥14天;

–冬季施工时,浇筑后需立即覆盖保温材料,带模养护≥7天。

四、质量验收标准

?主控项目:

–限制膨胀率、抗压强度比、氯离子含量100%合格;

–掺膨胀剂混凝土的28天抗渗等级≥P8(补偿收缩工程)。

?一般项目:

–外观无结块、色差均匀,掺量偏差≤±0.5%;

–混凝土表面无可见裂缝(裂缝宽度≤0.2mm)。

五、安全与环保措施

1.安全防护:

–作业人员需佩戴防尘口罩、护目镜,避免吸入粉尘;

–储存区禁止明火,配备干粉灭火器。

2.环保要求:

–废弃膨胀剂包装按可回收物处理,含碱性成分的废料需中和后处置;

–施工废水pH值需调节至6~9后排放。

六、验收记录与归档

?记录内容:填写《膨胀剂进场验收记录表》,附检测数据及影像资料(如限制膨胀率试验、氯离子检测);

?归档标准:按GB/T50328-2024保存10年,同步上传至BIM管理平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