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中建筑用临时水管(软管)进场验收标准技术交底.docx
建筑工程材料中建筑用临时水管(软管)进场验收标准技术交底
一、验收依据
1.国家标准:
–GB50268-202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明确管道功能性试验及材料验收要求。
–GB/T3091-2025《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关联临时水管配套连接件的材质与强度标准。
2.行业标准:
–JGJ63-2024《混凝土用水标准》:涉及临时水管材质与水质兼容性要求。
–JGJ/T415-2023《建筑用阻燃木质材料通用技术条件》:配套储存环境及防火要求。
二、进场验收程序与技术要求
1.文件资料核查
?必备文件:
–产品合格证:需标注生产日期、批号、执行标准(如GB50268-2025)、材质(EPDM橡胶、PVC或TPU)、规格(内径Φ25~100mm,耐压≥0.6MPa)及适用介质(水、空气)。
–第三方检测报告:包含以下关键指标:
?耐压性能:1.5倍工作压力(≥0.9MPa)保压30分钟无渗漏;
?柔韧性:弯曲半径≤5倍管径时无裂纹;
?环保性:铅、镉等重金属含量≤0.01%,VOCs释放量≤100μg/m3。
–型式检验报告:有效期内的全性能检测(含耐老化性、抗紫外线性能及耐温范围-20℃~60℃)。
2.实物质量检验
?外观检查:
–表面光滑无裂纹、鼓包、老化痕迹,管壁厚度均匀(允许偏差±5%),标识清晰(品牌、规格、耐压等级);
–法兰或快接接头无锈蚀、变形,密封圈完整无破损。
?尺寸与性能检测:
–内径与壁厚:游标卡尺测量,内径偏差≤±1mm,壁厚偏差≤±0.3mm;
–压力试验:加压至1.5倍工作压力(如0.9MPa),保压30分钟无渗漏、鼓包;
–柔韧性测试:缠绕直径10倍管径的圆柱体,无折痕或开裂。
3.抽样与判定规则
?抽样方案:
–每批次抽检5%且不少于10根,关键指标(耐压性能、环保性)全数检测。
?判定标准:
–退场条件:耐压不达标、环保指标超标或接头密封失效;
–复检规则:仅允许一次复检,复检仍不合格禁止使用。
三、施工技术要求
1.储存与搬运
?储存环境:
–避光存放,温度-20℃~40℃,相对湿度≤70%,堆高≤1.5m,远离酸、碱腐蚀性物质。
?搬运规范:
–禁止拖拽或抛掷,盘卷运输时弯曲半径≥管径的10倍,避免机械损伤。
2.安装工艺控制
?连接方式:
–法兰连接:螺栓预紧力均匀(扭矩值按M12螺栓≥30N·m),密封垫片无错位;
–快接接头:卡扣锁紧后无松动,密封圈涂抹食品级硅脂增强密封性。
?固定与防护:
–地面敷设时设置防碾压护板,架空敷设时支架间距≤1.5m,转角处增设防磨损护套;
–室外暴露部分采用防紫外线套管包裹,避免老化。
3.功能性试验
?压力试验:分段进行1.5倍工作压力测试,保压30分钟无渗漏;
?通水试验:全系统通水检查,流速≥1m/s时接口无渗漏、抖动现象。
四、质量验收标准
?主控项目:
–耐压性能、环保性100%合格,密封接头无渗漏;
–通水试验后管道无变形、接口无松动。
?一般项目:
–外观整洁无污染,标识完整,固定支架间距偏差≤±100mm。
五、安全与环保措施
1.安全防护:
–高压试验时设置警戒区,操作人员佩戴护目镜及耐压手套;
–架空管道设置防坠警示标识,夜间施工配备LED警示灯。
2.环保要求:
–废弃软管按可回收橡胶/塑料分类,含胶粘剂废料按危废处置;
–施工废水pH值调节至6~9后排放,噪声昼间≤70dB。
六、验收记录与归档
?记录内容:填写《临时水管进场验收记录表》,附检测数据及影像资料(如压力试验、通水试验记录);
?归档标准:按GB/T50328-2024保存10年,同步上传至BIM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