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棵小桃树》教学反思.docx

发布:2023-10-09约小于1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棵小桃树》教学反思 郭小丽 《一棵小桃树》讲课结束了,感慨良多,反思如下: 一、学情“侦察”需精准,不精准,无回应。 课文的预习在两周前,解决了字词障碍,让学生通读甚至背诵了课文的大部分段落,临上场前,通读了一遍全文。自以为学生会很熟悉,事实证明,学情把握不准,学生只是“感觉上”很熟悉。 二、课堂活动需放缓,不放缓,全盘乱。 第一个活动环节是概括小桃树的“身世”,给学生时间太短,在没有正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急于求成,导致学生越被问,越着急;越着急,越无措。课堂节奏全乱。此外,课桌摆位不对,黑板、老师、屏幕,学生不能兼顾,中场换方向,更加无措。 三、随机评价要正面,不正面,难驱动。 这次讲课用自己班的学生,平时在教室的“那一套”放在舞台上是不合适的,因为听课老师多,学生紧张,此刻需要的是鼓励性语言和正面评价,但是,我忽略了。 这节课带给我强烈的挫败感,挫败感是刺激源,提醒我警惕,提醒我深入思考:在文体中心的课该如何上?脱离了熟悉的环境,日积月累的“师生情”难以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如何和学生搞好配合?这,是这节课带来的教训,也是收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