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好看的动画片·实施总结阶段》(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docx
4.2《好看的动画片·实施总结阶段》(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教材的“4.2《好看的动画片·实施总结阶段》”。主要内容包括:回顾动画片制作过程,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学习如何欣赏动画片的艺术风格;分享自己制作的动画片,接受同学评价。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创作热情。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动画片艺术风格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创新精神;通过分享与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三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动画片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能够识别常见的动画片类型,并对动画片的制作过程有一定的认识。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简单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具备一定的审美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动画片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观看和讨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参与手工制作和绘画活动中有所体现。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更偏向于观察和思考,通过讨论和反思来提升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回顾动画片制作过程时,可能对某些技术环节感到困惑,如动画帧的制作和连续性处理。在总结阶段,学生可能面临如何客观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的问题。此外,表达自己的创作想法和接受他人评价时,可能存在害羞或缺乏自信的情况。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彩色纸张、画笔、剪刀、胶水、手工剪刀、电脑、投影仪
-课程平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动画片制作教程视频、动画欣赏资料库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作品展示与评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精彩的动画片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动画的魅力。
2.提出问题:动画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它有哪些特点?
3.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否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部动画片?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教学目标:回顾动画片制作过程,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教学重点:学习如何欣赏动画片的艺术风格,分享自己制作的动画片。
3.教学过程:
a.回顾动画片制作过程:讲解动画片的制作步骤,如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布置、动画制作等。
b.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制作的动画片,总结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c.学习欣赏动画片的艺术风格:介绍不同类型的动画片及其艺术特点,如动画电影、动画电视剧、动画短片等。
d.分享自己制作的动画片: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接受同学的评价。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练习内容:分组讨论,分析一部经典动画片的艺术特点。
2.教学过程:
a.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b.讨论内容:选取一部经典动画片,分析其艺术特点,如角色设计、场景布置、动画制作等。
c.分享讨论成果: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内容: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教学过程:
a.提问:针对动画片制作过程、艺术风格等方面提出问题。
b.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c.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制作的动画片。
2.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3.学生互动: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分享创作心得。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2.教学过程:
a.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b.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将动画片制作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创意。
c.分享创意:每组选派代表分享创意,其他组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如下: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20分钟)
a.回顾动画片制作过程(5分钟)
b.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5分钟)
c.学习欣赏动画片的艺术风格(5分钟)
d.分享自己制作的动画片(5分钟)
3.巩固练习(10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6.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动画电影史》:介绍动画电影的发展历程,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