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doc
PAGE
7-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更
A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实行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能够运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来理解战后出现的新变更;通过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培育学生用一分为二的史学观分析问题的实力。
过程与方法:用多媒体显示二战后留下的垃圾和废墟。在满目疮痍的氛围中,问“如何重建家园”,导入新课。采纳“回顾昨天、把握今日、展望明天”的思路绽开教学,通过对“昨天”的回顾让学生自主学习驾驭好历史学问点,以“今日”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索,以“明天”的思辩延长展望历史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调整的分析,相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正确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整。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世界的新变更,从而培育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学问的动力。
B重点难点
重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更的表现
难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更
C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72年美国人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成功实现了美国“阿波罗”登月安排。这项安排起先于1961年,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与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高校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那么这项重大的科技活动是以谁主导的?二战后的美国为何有如此实力从事如此浩大的耗费巨资的工程,这体现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哪些方面的新变更,让我们来学习新课。
【讲解并描述内容】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20世纪40年头中期至20世纪70年头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主见国家干脆干预经济生活调整生产、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保证就业,就可以防止危机,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
特征:国家干预经济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未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冲突
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面临战后重建的任务;30年头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为特点的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在世界历史上头一次大规模创建性的成功试验,以上两点成为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的社会基础。战后的20多年被称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在战后普遍出现,是垄断资本主义之后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合作探究】1: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头初(20世纪五六十年头),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
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不断调整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在一些基础工业和公用事业中推行国有化政策;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保障社会的安定。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的推动了经济发展。
(二)20世纪70年头以后
20世纪70年头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前一阶段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下,各国发展很快。然而,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也不能克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全部制的固有冲突,20世纪70年头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入了严峻的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交织的“滞胀”状态,
“滞胀”是“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简称,详细表现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峻、物价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
【合作探究】2:20世纪70年头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怎样的调整?干脆缘由是什么?结果呢?
调整:适当削减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干脆缘由:“滞胀”
结果:混合经济——政府干预与市场调整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留意:第一,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不行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它没有也不行能变更私有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和变更基本的不同等安排关系。正是因为这种调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基本冲突,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作用也是有限的。其次,“国有”经济和“公有制”有着本质的区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调整。这样的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而已。它不仅没有变更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
二、建立“福利国家”(Fromthecradletotomb即“从摇篮到坟墓”)
福利国家的出现是战后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又一表现,也是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形式之一。
发展历程:渐渐兴起:二战后
日渐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头
接着发展:1973危机后
缩小规模:20世纪八十年头
【合作探究】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建立“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实质是什么?
目的:(1)干脆:缓解贫富悬殊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