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PAGE
课时素养评价十九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24·汉中高一检测)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后,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具体包括:掀起私有化浪潮、掌握货币供应削减福利开支等。这些政策 ()
A.彻底恢复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传统
B.体现了“混合经济”特征
C.推动战后英国进展“黄金时期”到来
D.促成“新经济”消灭
【解析】选B。“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具体包括:掀起私有化浪潮、掌握货币供应削减福利开支等”即现代所谓的“混合经济”,故选B;“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既有国家干预,又有自由主义的特征,排解A;战后英国进展“黄金时期”主要体现在战后五十至七十年月,排解C;“新经济”主要在美国比较明显,排解D。
2.(2024·顺德高一检测)1980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大力宣扬美国建国时期,尤其是体现在宪法中的传统的自由主义,主见联邦政府不干预人民、地方和州权限内的社会和经济事务。该主见的主要目的是 ()
A.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B.摆脱经济滞胀的困扰
C.削减联邦政府的开支 D.将权力收归联邦政府
【解析】选B。依据材料“宣扬美国建国时期,尤其是体现在宪法中的传统的自由主义,主见联邦政府不干预人民、地方和州权限内的社会和经济事务”,结合所学,从20世纪70年月初开头,西方国家消灭经济“滞胀”现象,各国适当削减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削减福利开支,故选B。
3.(2024·济南高一检测)从1973年11月开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物价大幅度上涨。为应对这次危机,西方国家实行的措施是 ()
A.进行货币贬值抑制物价
B.兴建大型公共工程供应就业
C.削减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实行打算经济指导工业生产
【解析】选C。1973年,发达国家消灭经济“滞胀”现象,为走出逆境,这些国家纷纷削减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故选C;货币贬值本身就是经济“滞胀”的表现,排解A;兴建大型公共工程供应就业是解决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措施,排解B;打算经济或打算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安排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打算的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实行的是市场经济,排解D。
4.20世纪七八十年月,西欧各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找政府”的消费心态日益膨胀,一度使得西欧各国储蓄率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该现象消灭的缘由是 ()
A.经济危机的爆发 B.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C.“新经济”的消灭 D.“福利国家”的建立
【解析】选D。20世纪七八十年月“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找政府”的消费心态,源于西欧“福利国家”的建立,故选D。
5.有人形象地说,高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主义的安排”。消灭了“主动失业现象”,连失业者的地位都很高,导致了有些人不情愿去干活。“主动失业现象”说明 ()
A.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B.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向深广进展
C.“福利国家”制度存在着肯定的弊端
D.高福利国家劳动者道德品质低下
【解析】选C。由材料“高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主义的安排’”可知当时高福利国家的进展导致人们懒散的增加,“消灭了“主动失业现象’”,体现了福利国家的弊端,故选C。
6.(2024·扬州高一检测)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经济的成功”的文章,描绘了当时美国经济进展的新现象。这里所说的“新经济” ()
A.是里根总统任期内的经济现象
B.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冲突
C.以学问经济的崛起为主要背景
D.保证了美国经济的长久富强
【解析】选C。“新经济”是一种以学问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与材料中“1996年”相符,故选C。
7.(2024·佛山高一检测)20世纪50年月后,美国工厂工人数量消灭了少量衰减,而农场人口则衰减明显,从1950年的2304.8万下降到了1960年的1563.5万。这些现象反映了美国 ()
A.农业经济明显衰退 B.失业人口大幅增加
C.经济结构正在转型 D.经济体制缺乏活力
【解析】选C。20世纪50年月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工业、农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于是消灭了材料中的现象,故选C。
二、非选择题(22分)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10小时工作日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