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特殊教育专业 定向行走课程 2022版 教学大纲.docx
定向行走
MobilityOrientation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定向行走/MobilityOrientation
课程类别
专业拓展课?
课程编码
16A22490?
学分
?1
学时
总学时:24
理论:8实践:16
课程负责人
?齐保莉
适用专业
特殊教育?
先修课程
视觉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后续课程
无?
二、课程简介
《定向行走》是特殊教育专业拓展选修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视障儿童定向和行走的理论知识、定向技能的训练、行走技能的训练以及无障碍设施及辅助行走的方法几个方面。掌握定向行走技能及其训练方法能够为从事视障儿童教育教学提供帮助,也可以在盲校对视障儿童进行定向行走训练。该门课程属于特殊儿童教育教学技能之一。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定向行走的理论知识,包括定向行走的概念及两者关系,定向行走训练的意义和定向行走训练的影响因素;第二部分主要展开定向技能的训练,包括定向训练的准备和定向训练的方法两个方面;第三部分是行走技能的训练,包括行前准备、行走训练方法和盲杖使用方法;第四部分是无障碍设施及辅助行走的方法,主要包括无障碍设施概述和辅助行走方法两方面。通过学习该课程,希望学生初步熟悉和掌握定向行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看待视障儿童的思想,增强其从事特殊教育的信心和勇气;为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奠定基础。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目标:理解定向和行走的概念,了解定向和行走的关系,掌握定向的方法、定向准备;了解无障碍设施的概念,了解视障儿童需要的无障碍设施,掌握盲杖的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定向训练的方法、行走技能训练的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课程思政目标):形成正确的特殊儿童观,能够正确客观地看待特殊儿童和视障儿童,深刻认识到特殊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内容
(一)具体教学内容
第一章定向行走的概述建议理论学时2、实践学时0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定向的概念、行走的概念;了解定向与行走的关系、了解定向行走指导师的职业定义及守则;理解定向行走训练的意义;掌握定向行走训练的影响因素
[重点与难点]定向行走训练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教学方式方法]讲授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定向行走概述
第二节定向行走训练意义
第三节定向行走训练影响因素
第二章定向技能的训练建议理论学时2、实践学时2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定向训练的准备,包括认知准备和感知觉训练;掌握定向训练的方法,包括方向辨别、阳光定向、内外时钟定向法、六点盲文定向法、路标定向、触觉地图定向、心理地图定向、建筑物定向和街道门牌编号系统定向
[重点与难点]感知觉训练及各类定向方法
[教学方式方法]讲授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定向训练准备
第二节定向训练方法
第三章行走技能的训练建议理论学时2、实践学时14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行走的心理障碍内容,掌握步态训练、直线行走训练方法,掌握避险及应急防卫知识;掌握导盲随行和独行技巧;了解盲杖和盲杖的使用技巧
[重点与难点]导盲随行和独行技巧
[教学方式方法]讲授、示范、练习
[教学内容]
第一节行前准备
第二节行走训练方法
第三节盲杖及盲杖技巧
第四章无障碍设施概述及辅助行走方法建议理论学时2、实践学时0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现状、法律法规政策;了解盲道使用技巧,了解辅助行走方法,如犬导法、电子助行器导盲法等
[重点与难点]定向行走训练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教学方式方法]讲授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无障碍设施概述
第二节辅助行走方法
考核内容及考核方式
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过程性考核包括考勤及课堂表现、课堂练习与讨论组成,各评价环节所占总分比例及对教学目标的支撑如表2所示。
期终考试进行综合应用考查,内容涉及定向和行走技能技巧的展示等。
表2课程成绩考评方法及考核环节对课程目标支撑度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关联的课程教学目标
考核依据
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过程性评价
考勤及课堂表现(20%)
√
√
出勤及课堂参与程度
30%
课堂练习与讨论(反应参与)(80%)
√
进行4次考核,每次20分
期末考试/考查
综合应用考查
√
√
抽题展示定向和行走技能掌握情况
70%
成绩评定与评价标准
1.总成绩评定方式
总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30%+终结性考核成绩70%
考核方式
?
课程目标
过程性考核成绩
满分100(30%)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