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31练 专题强化: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B].docx
第31练专题强化: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B]
分值:50分
*1.(15分)如图,水平轨道AB的左端有一压缩的水平弹簧,其储存有弹性势能,弹簧左端固定,右端放一个质量为m=1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物体与弹簧不粘连,物体离开弹簧时速度为v=4m/s,传送带BC的长为L=1m。CD为水平轨道,DE、FG是竖直放置的两个半径分别为R=0.4m和r=0.2m的半圆轨道,AB、BC、CD、DE、FG均平滑连接。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其余轨道均光滑,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3分)若传送带静止,求物体弹出后第一次到达D点时受到轨道对它的支持力大小;
(2)(7分)若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物体恰好不脱离轨道运动至G点,求传送带的速度大小。
(3)(5分)已知物体在G点时,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70N,求物体从G点水平抛出后落到半圆轨道时离G点竖直高度y。
*2.(17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的左侧轨道平面与传送带等高且相接于B点,传送带右侧地面上静置着一质量M=2kg的薄滑板,紧挨传送带放置,其上表面与传送带等高,在水平轨道的左侧固定着一竖直挡板,挡板连接着一劲度系数k=600N/m的水平弹簧。质量为m=1kg的物块被锁定在轨道平面上的A点,此时物块与挡板间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物块与弹簧不相连,现解除锁定,物块经过B点冲上传送带BC,此时弹簧已恢复原长。已知左侧轨道AB的长度L1=2m,传送带BC的长度L2=4m,滑板的长度L3=3.96m,物块与左侧轨道平面、传送带、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2、μ2=0.25、μ3=0.4,滑板、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4=0.1、μ5=0.12,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的速度v0=8m/s,物块刚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vB=4m/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弹簧的弹性势能Ep=12kx2(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
(1)(3分)求解除锁定前,弹簧的压缩量;
(2)(7分)求物块和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3)(7分)判断物块能否从右侧滑板上滑下?若能滑下,求物块静止时到滑板右侧的距离;若不能滑下,求物块相对滑板的位移。
*3.(18分)(2024·山东德州市期中)“高台滑雪”一直受到一些极限运动爱好者的青睐。挑战者以某一速度从某曲面飞出,在空中表演各种花式动作,飞跃障碍物(壕沟)后,成功在对面安全着陆。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物块演示分析该模型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ABC为一段半径为R=5m的光滑圆弧轨道,B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P为一倾角θ=37°的固定斜面,为减小在斜面上的滑动距离,在斜面顶端表面处铺了一层防滑薄木板DE,木板上边缘与斜面顶端D重合,圆形轨道末端C与斜面顶端D之间的水平距离为x=0.32m。一物块以某一速度从A端进入,沿圆形轨道运动后从C端沿圆弧切线方向飞出,再经过时间t=0.2s恰好以平行于薄木板的方向从D端滑上薄木板,物块始终未脱离薄木板,斜面足够长。已知物块质量m=3kg,薄木板质量M=1kg,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1924,木板与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56,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
(1)(6分)物块滑到圆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计算结果可以保留根号);
(2)(6分)物块相对于木板运动的距离;
(3)(6分)整个过程中,系统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
答案精析
*1.(1)40N(2)大于或等于25m/s
(3)2
解析(1)若传送带静止,则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L=12mvD
在D点,对物体分析有
F-mg=mv
联立解得物体第一次到达D点时受到轨道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F=40N
(2)若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物体恰好不脱离轨道运动至G点,则在E点时,
对物体分析有mg=mv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12mvC2=12
解得物体离开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为vC=25m/s
物体速度从4m/s到25m/s,摩擦力做正功,设经过的位移为x,
则有12mvC2-
解得x=1m=L
所以物体在传送带上加速,到达右端时和传送带共速时,
传送带速度有最小值
vmin=vC=25m/s
则传送带的速度为v传≥25m/s
(3)物体在G点时,对物体分析有FG-mg=mv
根据平抛规律有x=vGt,y=12gt
根据几何关系有x2+y2=R2
联立解得y=210-65
*2.(1)0.2m(2)6J(3)能0.42m
解析(1)从解除锁定到物块到达B点过程,
由功能关系可得12kx2-μ1mgL
=12m
代入数据可得弹簧的压缩量x=0.2m。
(2)假设物块在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