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MATLAB Simulink与控制系统仿真(第3版)》的课件 第10章 线性系统状态空间设计.ppt

发布:2022-01-09约1.0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MATLAB/Simulink与控制系统仿真(第3版)》 10.1 引言 10.2 状态反馈与极点配置 10.3 状态观测器 10.4 综合实例及MATLAB/Simulink应用 习题 第10章 线性系统状态空间设计 内容提要 状态空间法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它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设计系统,而不必根据特定的输入函数(脉冲函数、阶跃函数)进行设计,同时还可以包含初始条件,且状态空间法还可用于非线性控制系统与时变系统的设计,如最优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可对线性系统状态空间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有全面的认识,并熟练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状态空间设计。 10.2 状态反馈与极点配置 10.2.1 状态反馈 10.2.2 输出反馈 10.2.3 极点配置 所谓极点配置问题,就是通过反馈矩阵的选择,使闭环系统的极点,即闭环特征方程的特征值恰好处于所希望的一组极点位置上。由于希望的极点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因此极点的配置也具有一定的任意性。 10.2.4 MATLAB/Simulink在极点配置中的应用 利用MATLAB控制系统工具箱中的place()或acker()函数,可以容易求出全状态反馈闭环系统的反馈矩阵,使系统极点配置在所希望的位置上。下面分别对这两个函数进行介绍。 (1)place( )函数。place( )函数是基于鲁棒极点配置的算法编写的,用来求取状态反馈阵 ,使得多输入系统具有指定的闭环极点 ,即 。 place( )函数常用的调用格式为 K=place(A,B,p) [K,prec,message]=place(A,B,p) 其中,(A,B)为系统状态方程模型,p为包含期望闭环极点位置的列向量,返回变量K为状态反馈行向量。prec为闭环系统的实际极点与期望极点p的接近程度,prec中的每个量的值为匹配的位数。如果闭环系统的实际极点偏离期望极点10%以上,那么message将给出警告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函数place( )不适用于含有多重期望极点的配置问题。 (2)acker ( )函数。acker ( )函数是根据Ackerman公式编写的。需要注意的是:acker()只适用于单输入系统,希望的极点可以包括多重极点(位于同一位置的多个极点)。 10.3 状态观测器 状态观测器结构图 状态观测器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步骤 10.3.2 全维状态观测器 全维状态观测器结构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