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年度进展 .pdf
202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年度进展
本文针对2024年国内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取得的临床进展
进行回顾。靶向治疗领域,特别是针对罕见突变的研究,继EGFR、ALK、
ROS1等突变后的新靶点,KRASG12C、HER2和MET等突变的靶向
药物2024年获得了更多临床验证和批准。KRASG12C抑制剂对患者
疾病控制率也有显著改善。新型双靶点抑制剂逐渐得到广泛关注,这些药
物不仅针对主要驱动突变,同时还能作用于与耐药性相关的次级突变,避
免传统靶向药物治疗中的耐药性问题,这一策略临床中显示出延长无进
展生存期(PFS)o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2024年继续成
为晚期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单一的免疫治疗对某些患者反应有限,新的
联合疗法和组合疗法显示一定的潜力,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
抗血管生成药物以及靶向治疗的联合方案被证明可显著提高疗效。针对
HER2突变的抗体偶联药物(ADC)也得到应用批准。当前抗肿瘤药物的
研发不断更新,新的组合策略也正探索。
2024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的发
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居恶性肿瘤首位,其中2022全国癌症新发病例为
482.47万例,仅肺癌新发病例便达到106.06万例,严重危害人类的健
康I。目前各种靶向药、免疫治疗药物、ADC药物的出现更新了肺
癌的治疗模式本文总结了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晚期NSCLC
的临床研究数据,综述了本年度晚期NSCLC的治疗进展。
一、靶向治疗
l・in期不可切除NSCLC:LAURA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双
盲的m期临床试验,旨评估奥希替尼根治性CRT后未出现疾病进展
的EGFR突变ID期不可切除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
共纳入216例患者,并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奥希替尼或安慰剂治
疗。结果显示,奥希替尼组和安慰剂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
分别为39.1个月和5.6个月P0.001)。预先指定的
疾病分期、EGFR突变类型等多个亚组中,均观察到奥希替尼显示出与总
人群一致的PFS获益。此外,奥希替尼ORR(57%33%)和中位
DoR(36.9个月侄.6.5个月)方面的获益也优于安慰剂组。根治性放化
疗后使用奥希替尼维持治疗,有望成为患者新的标准治疗方案。对于不可
切除的m期NSCLC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序贯免疫巩固治疗是当前的标
准治疗模式。对于EGFR敏感突变的不可切除的HI期NSCLC患者,免疫
巩固治疗可能无法带来预期的获益,因此,临床亟需更为精准的全新治疗
模式3]。POLESTAR研究旨探索阿美替尼不可切除的EGFR敏
感突变m期NSCLC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巩固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显示:阿美替尼组的中位PFS达到30.4个月,对比安慰剂组的3.8个月
延长了26.6个月(HR0.20),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80%,
所有的预设亚组中均观察到阿美替尼巩固治疗带来的获益趋势。2.EGFR
敏感突变NSCLC一线选择:EGFR是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驱动基因,我
国肺癌患者EGFR突变率约为50%3],高于欧美等地区。尽管针对
EGFR敏感突变的第三代分子靶向药物单药已经成为了一线治疗的首要
选择,但是其总体有效率仍然只有不到80%,中位PFS只有1年半左右,
依然有改善空间。此背景下,有了联合治疗(联合化疗或者联合靶向治
疗)的尝试,代表性研究是含钳双药化疗(FLAURA2研究)以及埃万妥
单抗联合拉泽替尼(MARIPOSA研究),联合方案相较奥希替尼单药
PFS上获明显优势。奥希替尼联合化疗脑转移患者具有明显优势
(H740.47),而ctDNA阴性、无合并TP53突变、无脑转移患者,
无生存获益,奥希替尼单药依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