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标准卫生操作程序(SSOP)1.ppt

发布:2017-05-25约2.91千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标准卫生操作程序(SSOP) STANDARD SANITARY OPERATION PROCEDURE SSOP至少包括以下8项内容 1.与食品或食品表面接触的水的安全; 2.与食品表面接触的卫生状况和清洁程度; 3.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4.手的清洗和消毒设施以及厕所设施的维护; 5.避免食品被污染物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的适当保存、处理; 7.职工健康状况的控制; 8.防蝇灭鼠 水的安全(包括冰) 水源: 自备水井 周围环境 深度 公共供水 总接口 两种供水系统并存 水的安全(包括冰) 水的处理 加氯处理 余氯浓度为0.05 --- 0.3 ppm(国标) 自动加氯系统 臭氧处理(O3) 紫外线消毒 水的安全(包括冰) 供水网络图 出水口编号 管道区分 标记 防止饮用水与污水的交叉污染 水的安全(包括冰) 水的监测 取样计划 每次必须包括总的出水口 一年内做完所有的出水口 取样方法 先进行消毒 放水5分钟 水的安全(包括冰) 水的监测 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余氯 试纸 比色法 化学方法 PH值 微生物 企业至少每月一次进行微生物监测 企业每天对水的PH和余氯进行监测 当地主管部门对水的全项目的监测报告 每年两次 水的安全(包括冰) 国家饮用水标准 GB 5749-2006 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 小于100个/毫升 培养方法为37℃ 大肠菌群 不得检出 致病菌 不得检出 水的安全(包括冰) 防虹吸设施 清洗/解冻/漂洗槽 防止水倒流 水管管道死水区 水管龙头 真空阻断 水的安全(包括冰) 废水排放 地面 坡度 易于排水 加工用水、台案或清洗消毒池的水不能直接流到地面 地沟 明沟 暗沟加篦子(易于清洗、不生锈) 流向 清洁区到非清洁区 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 食品接触表面包括: 直接 加工设备  工具和台案(刀、碗、汤勺等) 加工人员的手或手套、工作服 间接: 门把手 使用垃圾箱 等 目的:防止交叉污染 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 加工设备、器具 材料 耐腐蚀、光滑、易清洗、不生锈 不用木制品、纤维等 设计和安装 无粗糙焊缝、破裂、凹陷 表里如一 及时维修保养 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 加工设备和器具的清洗消毒 首先必须进行彻底清洗 除去微生物赖以生长的营养物质 确保消毒效果 再进行冲洗 然后进行消毒 首选82℃ 水   消毒剂 如: 次氯酸钠100—150 ppm 物理方法 紫外线、臭氧 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 加工设备和器具的清洗消毒的频率 大型设备 每班加工结束之后 工器具 每2—4小时 刀具、案板等 加工设备、器具被污染之后 立即进行 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 手和手套 手套比手更容易清洗和消毒 不得使用线手套,且不易破损 清洗消毒的程序、方法、频率和手一样 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 工作服 集中清洗和消毒 专用的洗衣房 洗衣设备、能力与实际相适应 不同区域的工作服分开 每天清洗消毒 工作服用来保护产品,不是保护加工人员 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 工器具清洗消毒几点注意事项 固定的场所或区域 推荐使用热水,注意蒸汽排放和冷凝水 要用流动的水 注意排水问题 注意科学程序,防止清洗剂、消毒剂的残留 防止交叉污染 工厂和车间的设计、布局 提前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 加工工艺布局合理 物理隔离 加工:前后工序如生熟之间完全隔离 贮存:原料、成品库 加工多种产品 人流、物流、水流和气流 人走门 物走传递口 防止交叉污染 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 加工人员 造成交叉污染的主要来源 个人卫生 手的清洗消毒 进入车间,加工过程中 不能佩带首饰 可能造成物理危害,微生物生长 不良卫生习惯 吃东西,乱摸物品 污染 大肠菌 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卫生操作 防止交叉污染 几个注意的方面 明确人流、物流、水流和气流的方向 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 正压排气和入气的控制 物流包括产品、废料和包装等 交叉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交叉污染的相对性 风险分析 交叉污染的解决措施:硬件和软件 手的清洗/消毒及卫生间设施 手的清洗消毒 目的:防止交叉污染 方法和步骤: 清水洗手 擦洗洗手皂液 用水冲净洗手液 将手浸入消毒液中进行消毒 用清水冲洗 干手 手的清洗/消毒及卫生间设施 手的清洗消毒 洗手消毒的设施 非手或臂动开关的水龙头 有冷热水或预混的温水 数量足够、位置合适的洗手消毒设施 流动消毒车 手的清洗/消毒及卫生间设施 手的清洗消毒 频率: 每次进入车间时 加工期间 每1--2小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