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控制:标准卫生操作程序SSOP.pptx
;典型工作任务;SSOP-指企业为了达到GMP所规定的要求,指导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如何实施清洗、消毒和卫生保持的作业指导文件。
企业内部的管理性文件,主要指导卫生操作和卫生管理的具体实施。;
;一、与食品或食品表面接触的水(包括冰)的安全;食品接触水的安全;水的监测(理化和微生物);;;10;检验项目;过滤过程;制冰用水必须符合饮用水标准
制冰设备卫生、无毒、不生锈
储存、运输和存放的容器卫生,无毒、不生锈
要进行微生物监测;废水排放
地面:坡度,易于排水
加工用水、台案或清洗消毒的水不能直接流到地面
流向:清洁区到非清洁区
废水处理
符合国家环保部门的要求
必要的处理
ISO14000
符合防疫的要求
;食品接触表面包括:
直接
加工设备
工器具和台案
加工人员的手或手套、工作服
间接
未经清洗消毒的冷库
卫生间的门把手
垃圾箱等
;加工设备、器具材料
耐腐蚀、光滑、易清洗、不生锈
不用木制品、纤维等
设计和安装
无粗糙焊缝、破裂、凹陷
表里如一
及时维修保养
;清洗消毒;采样地点;项目;烘箱;2.工作服、手套
集中清洗和消毒
专用的洗衣房
洗衣设备、能力与实际相适应
不同区域的工作服分开
每天清洗消毒;;高清洁区一般清洁区;3.清洗消毒的频次
大型设备,每班加工结束之后
工器具,根据不同的产品而定
加工设备、工器具被污染之后,立即进行
;过程;清洁度监测;4.空气消毒
紫外线照射法:每10-15平方米安装一支30W的紫外灯,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适用于更衣室、厕所、加工车间等
臭氧消毒法:一般消毒1小时,适用于更衣室、加工车间
药物熏蒸法:用过氧乙酸、甲醛,适用于冷库
注意:均应在车间无人的情况下进行
婴幼儿配方奶粉要求车间空气洁净度为-30万级;手和手套
手套比手更易清洗和消毒
不得使用线手套,且不易破损
清洗消毒的程序、方法、频率和手一样
手套的贮存
;工器具清洗消毒几点注意事项;监控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和消毒效果
有检查制度并落实
视觉检查
表面微生物检查
检查方法:棉拭子涂抹
细菌总数:100个以下/平方厘米
频率:每周1-2次
;三、防止交叉污染;肉制品车间布局;交叉污染的预防:
工厂选址、布局提前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
加工工艺布局合理
清洗消毒和加工车间分开
物理隔离
加工:前后工序,如:生、熟之间完全隔开
贮存:原料、成品库
;员工要养成
良好的卫生习惯;;36;个人卫生:
手的清洗消毒:进入车间,过程中
不能佩带首饰:可能造成物理危害,微生物生长
不良卫生习惯:吃东西,乱摸物品
污染:
大肠菌、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避免器具造成的交叉污染;明确人流、物流、水流的方向
人流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
物流包括产品、废料和包装等,不造成交叉污染,可用时间、空间分隔
水流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
;
;
;四、手的清洗消毒及卫生间设施;四、手的清洗消毒及卫生间设施;;;未清洗的手;手、鞋消毒液配制浓度参照表;手的清洗消毒设施;手的清洗消毒
频率:每次进入车间时、加工期间不同产品确定不同消毒频率,手接触了污染物、废弃物等后
检查和监测(检测消毒液的浓度、化验室定期做表面微生物检验等)
;
;卫生间设施;卫生间的要求;五、防止污染物的污染;食品污染的预防措施;六、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贮存和使用;57;;有毒化学物质贮存和使用;有毒物质一览表;61;编号;有毒化学物质的储存和使用;64;七、员工健康;66;进入加工车间需要更换清洁的工作服、帽、鞋、口罩
洗手消毒
监督:目的:控制可能导致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品接触面的微生物污染
纠编:调离
记录:健康检查记录
;八、防虫害和灭鼠;措施
清除滋生地
预防进入:风幕、水幕,纱窗,黄色门帘,暗道,挡鼠板等
杀灭:
产区用杀虫剂,车间入口用灭蝇灯
粘鼠胶,鼠笼
不能用灭鼠药
及时检查及处理
记录
;70;卫生监控和纠偏;根据出口食品厂库卫生要求
现场评审主要发现的不符合项;班前班后卫生清洁工作无监督检查并无记录。
对影响食品卫生的关键工序无制定操作规程,无监控、无记录。
对不合格品产生原因分析及采取纠正措施的无规定或无执行,不合格品的标识不明。
盛放食品的容器直接接触地面。
物料库内防鼠、防虫设施不足,库内物品与墙壁(30-60cm)、地面(15cm)间隔不符合规定。
仪器设备未按规定定期校准并有记录,如压力表、温度计、湿度计及自动温度记录仪等。
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及生产过程卫生监控的检验规程无或未认真执行。
部分检验记录不完整、不准确或不规范。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不健全。
;欢迎讨论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