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ocx

发布:2024-05-12约5.2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国有资产范围极其广泛,一般来说可分为经营性、行政事业性以及资源性国有资产。本文探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即为上述分类之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2021年2月,公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与之相关的行政法规(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中明确指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国家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通过不同的方式取得、或形成的各种资产,其方式来源包括:财政资金、调拨、划转、置换、捐赠等,其本质上属于国家所有。而中央行政单位、省级行政单位以及各级事业单位对本单位的国有资产所行使的“控制、占有、使用和处置”活动,即对其进行的日常管理,则成为能否保护好、使用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能否发挥其最大效用的关键性的一步。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政治经济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

近些年,在我国国有资产总额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比例日益增长。虽然这部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但其日常则由各主管部门或者所属单位直接支配使用,于是出现了所属单位对其所能直接支配使用的国有资产拥有较大自主权的普遍情况。例如,自主权可以决定某单位是否需要购入一项国有资产,以及购入该项国有资产的类别及型号;该资产折旧的年限在一定范围内的长短设定;控制、使用该国有资产时的地点、人员及方法等一系列关键性的指标。而这些指标则可能直接决定了该项国有资产是否是单位真正需要的资产,最终能否发挥其最大功效,能否给本单位带来最大效益。所以,合理科学地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法制建设及流程,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就是保护国家财产的完整安全,就是建立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坚强后盾,同时在推进政府部门廉政建设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注重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既能保障本单位履行自身职能、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又能强化对所属国有资产的监督,提高其利用效率及资源配置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获得自身持续性的发展之外,还要肩负国家所赋予的重要的社会服务职能与责任。每一个行政事业单位所能控制使用的国有资产都是为了这一职能与责任而存在的,往往所处的社会地位也相对较高。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倡导政府要过的是“紧日子”老百姓要过的则是“好日子”。作为政府职能单位,管理好了本单位的国有资产,就是厉行节约,就是开源节流,就是“过紧日子”最好的方式。怎样在有效的监督下,最大化地调配使用各单位闲置资产为社会公众服务,并适时地保值,甚至增值,都将是国有资产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意识不足

以往行政事业单位所持有的国有资产主要来自上级财政资金,来源相对比较单一,一般为非经营性质,公共服务功能强,盈利性不足,再加上传统资产管理观念中重钱轻物、重采购轻保管的影响,导致了单位中上至负责人,下至资产管理者都不必担忧盈利及亏损,不够重视国有资产的成本核算及保值增值,认为资产的保值增值与自己关系不大,只要没有丢失仍能使用就可以,成本核算也没有什么必要。2019年1月1日起,政府新会计准则实施,我国中央及地方行政单位、各级事业单位在会计账务处理及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支柱,政府新会计准则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准确地反应政府的资产负债和成本费用,资产管理中老旧的思想观念已亟需转变。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资产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上的淡薄,将导致落后的国有资产管理方式无法适应早已变革的政府新会计体系,介时不只是资产处理方法的不恰当,而是已经违法违规,相应的管理人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管理机制上来看,有些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存在资产折旧、摊销不及时、资产清查不规范、只重购入不重日常使用维护等问题,导致资产数据收集不完善,甚至偏离实际,失去了提供决策参考意见的价值。如果单位没能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或是监督系统名存实亡,将会导致缺乏制度上的约束,再加上监管力度不严,行为也必然无法规范。比如某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从申请计划、购入、使用维护,直到报废处置,每一环节都没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操作,人为随意性较大,这就很容易出现申请计划超出真正需求、购入与申请不符、使用不规范导致资产提前报废等情况。每当这时,由于资产管理制度缺失或不完善,导致职责不明晰,互相推诿,无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失职,最终还是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单位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及处置不规范

在资产配置方面,有些单位没有从宏观整体上去统筹管理资产,原则上各归各口,实际上还是存在部门与部门之间交叉管理的情况,谁都管,谁也都不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