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以下简称行政事业资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以下简称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行政事业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国家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行政事业资产的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第三条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胜全各项规章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实施产权管理;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推动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节约、有效使用;对经营性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并监督其实现保值增值。 第四条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产权的登记、界定、变动和纠纷的调处;资产的使用。处置、评估。统计报告和监督;向同级财政通报情况等。 第五条 国家对行政事业资产的管理,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是政府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机构。中央和地方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门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对本级政府管辖的行政事业资产施行综合管理。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会同财政部门制定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3.负责组织行政事业资产的产权登记,清查统计,资产评估,纠纷调处;并会同财政部门对产权变动。资产处置进行审批。 4.会同财政部门对用于经营性资产的审批和保值增值的考核监管工作; 5.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和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工作。 第六条 各主管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统一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管理。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2.负责制定本部门的资产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3.负责组织本部门的资产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4.负责规定权限范围内资产的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的审批; 5.负责本部门用于经营性资产的审核和实现保值增值的监督管理工作; 6.向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统一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资产实施具体管理。主要职责是: 1.根据上级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具体办法; 2.负责资产的帐、卡管理; 3.负责本单位的资产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4.负责办理资产的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报、批手续; 5.负责资产的合理配置,参与设备采购、验收入库、维修保养和基建竣工验收等日常管理工作; 6.负责对本单位拟开办的经营项目论证,履行资产投入的申报手续,并对投入经营的资产实施投资者的监督管理; 7.向主管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第三章 产权登记? 第九条 行政事业资产产权登记,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对行政事业资产进行登记,依法确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法律行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发《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是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占用国有资产享有所有权的法律凭证。 第十条 凡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不论其是否纳入预算管理,以及实行何种预算管理理形式,都必须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资产产权登记的主管机关是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地方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必要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可托主管部门进行登记。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资产产权登记分为设立产权登记、变动产权登记、撤销产权登记。 新设立的行政事业单位,应在正式成立后刀日内,向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委托的主管部门报。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行政事业单位分立。合并、改制、撤销,以及隶属关系。单位名称、地址。单位负责人发生变化以及国有资产总额超过一定比例,应在主管部门或审批机关批准后刀日内,向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可委托的主管部门申报、办理变动产权登记或撤销产权登记手续。 行政事业资产产权登记实行年度检查制度,每年进行一次。行政事业单位要在认真查清年末资产量的基础上填制年检登记证。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资产产权登记的主要内容为: 1.单位名称; 2.住所; 3.单位负责人; 4.预算管理形式; 5.主管部门; 6.单位资产总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