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第二轮总复习课后练习:第3讲 生物学的中经典科学实验中的方法与技术经典精讲.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讲 生物学的中经典科学实验中的方法与技术经典精讲下表中给出几个有关教材经典实验的实验过程,对其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实验过程实验结果A剪取在4℃低温诱导培养36小时的洋葱根尖,制成装片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均加倍B分别用红色、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袋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别在梯度温度环境条件下培养,通过比较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时所需的时间,或者比较相同时间内红色和绿色荧光物分布情况证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加强C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2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证明单向光刺激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D第一组实验向植物提供H2O和C18O2,第二组实验向植物提供H218O和CO2,相同情况下培养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中的氧来源于二氧化碳下列对经典实验的叙述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不能相匹配的是( )选项方法与结果结论或观点A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运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许多规则的“小室”发现细胞并命名细胞B孟德尔运用豌豆做杂交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和统计学原理等发现两大遗传定律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鲁宾和卡门利用H218O和C18O2分别提供给两组植物,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两组植物释放的氧气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D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结果发现放射性较高的部位分别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DNA是遗传物质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图是实验的部分过程,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第一步是用未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含有35S和32P标记的细菌,获得标记的噬菌体B.第二步是用被标记的噬菌体与未标记的细菌混合C.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到细菌体内D.该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噬菌斑(如图1)是在长满细菌的培养基上,由一个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验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连续取样、在培养基中培养的方法,测得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变化曲线(图2)。下列有关该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噬菌体数量不变,说明此阶段噬菌体还没有开始侵染细菌B.曲线a~b段细菌细胞中正旺盛地进行细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由b到c对应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D.限制d~e段噬菌斑数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被裂解在番茄的春季生产中,由于连续阴天的气候较多,光照弱,易导致温室大棚内的番茄减产。为此,研究人员研究了在不同光照和含水量条件下,对番茄叶绿素a、b含量的比例和C3的最大消耗速率及有机物含量的影响,获得如下结果。请回答:(1)若用纸层析法来测定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可使用 作为溶剂,两种色素含量的不同可用 来表示。(2)实验表明,在弱光条件下,对于吸收光能有更大的作用的是叶绿素 ,C3最大消耗速率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在弱光、土壤含水量为60%的条件下,可以通过适当_____________ (增加/减少)浇水提高番茄产量。(3)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密闭的温室中栽培的番茄,即使光照、温度及水肥条件均适宜,番茄的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4)除合理控制培养条件外,还可使用 (植物激素)处理番茄的花蕾,以提高番茄的座果率。使用此方法的最关键之处在于 ,否则会导致番茄落花落果。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上述问题,给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以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中的曲线是B植物在图甲中c光照强度下所测得的,请据图回答问题:(1)由甲、乙两图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 。(2)图甲中d光照强度下A、B植物CO2固定量分别为 mg/(m2?h)、 mg/(m2?h)。(3)图甲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A植物的干重将 ,B植物的干重将 。(4)图甲中,d光照强度下,A植物叶绿体内C3和C5的数量关系是 ,依据是 (写方程式),限制A植物光合速率的内因可能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