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动摇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毫不动摇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培训
培训主办方:中共成都市委新都区统战部
主 讲: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副主任、法学博士:郭祎
时 间:2014年9月17日
培 训 地 址:新都区文广大夏1102会议室
主 讲 题 目:毫不动摇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主 讲 结 构:1、如何理解?——“三位一体”
2、如何坚持?——“四项任务”
3、如何发展?——“五个意识”
培 训 记 录:民建新都总支 曹昌骥
一:如何理解——“三位一体”?
国外学者如何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读一:中国在走向资本主义,目前正处在“原始资本主义积累”阶段。
解读二: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融合体。
解读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于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阶段。
解读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后社会主义”。
● 十八大报告:“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道路的实践路径
■ 目标:全面发展。
□ 根本:党的领导。
■ 主体:人民群众。
□ 关键:科学发展。
■ 动力:改革开放。
□ 重点:三农工作。
■ 保障:法制中国。
认识中国,必须弄清中国特色
● 有人说“中国特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注】“中国特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仅仅是一个借口。
● “四个讲清楚”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
● 基于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的有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的中华文化。
● 作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的中优秀传统文化。
● 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 8—19讲话)
人类社会发展模式(或阶段)
● 原始社会:工具时代、原始经济、原始文化。
● 农业社会:农业时代、农业经济、农业文化。
● 工业社会:工业时代、工业经济、工业文明。
● 知识社会:知识时代、知识经济、知识文化。
【注】:工业社会的发展实现的是第一次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
知识社会的发展实现的是第二次现代化——知识化、全球化和绿色化。
【再注】:中国现实社会:天上有飞机,地上有豪车,同时农村也还有牛车;有的城市高度发达,有的城镇基础设施落后;有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有的学生连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法完成;有人成为富豪,有人基本生活都成问题。综合上述描述,表现出中国社会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也就是说,中国社会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富裕与贫穷共存。
【又注】以成都为例来看中国的综合发展,我们正在实现第一次现代化进程中。而西方某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逐步实现第二次现代化,即开始走向知识时代。所以说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科学结论。
社会主义演变过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
● 社会主义在历史发展中先后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升华,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升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的升华,形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习近平 2013年1月5日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习近平 2013年1月5日
●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社会主义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列宁实践→苏联模式→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基本要求:“八个坚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
■ 十二大:“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十三大:“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 十四大:加大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 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