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以及对策探讨.docx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以及对策探讨
事业单位这一非营利公共性服务组织承担着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产品以及优质的公共服务等工作职能,再加上事业单位的非盈利性质,其主要的资金来源大多都是依靠于国家财政部门拨款的财政资金,所以,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都是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才能够进行财政资金的申请。并且,国家通过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能够从根本上不断强化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从而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更加科学有效,财政资金的使用率更高。但是,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在实际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能够充分发挥原本的作用和价值,严重影响到了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结果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所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该通过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执行难点进行全面分析,最终找到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对策,已经成为国家财政部门和事业单位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有效增强预算的科学性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且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作为能够有效沟通预算管理及财政资金使用的桥梁,只有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员详细了解和认识预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找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自身预算管理能力。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预算编制不合理以及预算执行不规范的问题,如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员没有深入分析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就无法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预算的科学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能够通过绩效指标及沟通,有效解决事业单位规划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预算问题,为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利用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依据。
(二)能够有效增强预算的执行刚性
对于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来说,预算的执行是预算管理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然而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在预算工作的执行上缺乏刚性。对于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来说,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是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旦缺失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利用以及经济活动的开展,财政资金就不能够更加准确的运用到事业单位的经济项目以及经济活动中去。所以,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能够使事业单位对预算执行状况有更好的掌握,并根据预算执行的具体信息,及时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进行调整,除此之外,一些外部压力也能够使事业单位能够增加对预算工作的执行力,最大程度提升预算工作的刚性。
(三)能够有效增强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因为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大多都是属于国家财政部门,根据事业单位编制预算进行的财政资金拨款,所以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很容易会因为财政资金的到位,而忽视了在财政资金使用方面所进行的预算工作,直接影响到了事业单位对于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可以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可以加强事业单位对财政资金使用方向、具体情况以及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使事业单位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能够以这些情况为依据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进行一系列的调整规划。如果预算绩效管理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就不能够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就会使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面不可避免的产生浪费现象。
二、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
(一)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缺乏预算绩效管理意识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事业单位来说,预算绩效管理办法与传统的预算管理工作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很多事业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还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在预算工作中还一直使用传统预算管理制度,只对财务部门的财务报表进行编制以及对财务的支出进行了管理控制,并没有将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进行充分的结合,这就直接影响到了事业单位在使用财政资金时,不能够充分关注和了解财政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很难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归结于事业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以及财务部门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就造成了在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预算绩效管理成为形式主义,没有在事业单位日常的经济活动和项目业务中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在日常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根据经营管理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职能和责任,事业单位中各部门的工作职能也会产生一定的混乱。并且,在事业单位运行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并没有针对性的设立资金使用考核制度,造成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财政资金浪费的现象。
(二)预算绩效管理没有明确的绩效管理指标,不能充分发挥绩效约束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直接将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