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年级上音乐教案《树叶儿飘飘》教案苏少版.doc

发布:2018-09-24约1.4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树叶儿飘飘》 教学目标: 1、学唱《树叶儿飘飘》这首歌,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参与对歌曲的创造、表现和体验中,在“视、听、想、唱、动”等综合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的美丽。 2、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在活动中表现、在创编中发展。 3、让学生初步掌握和认识全音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抒情美好的声音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切分音、全音符以及长音等节奏的正确掌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打击乐器(沙球)、树叶、电子琴、纱巾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出示一幅图片)师:你觉得这幅图片,展示的是哪个季节的风景?为什么? 生:秋天,因为树叶黄了,从树上落下来了。 师:是啊,伴随着第一片变黄的树叶从树上落下,秋天就悄悄的来到了我们身边。你能模仿树叶落下的声音吗? 生:沙沙沙、哗啦啦…… 二、音乐律动: 师:你听,那随风飞舞的树叶在和我们说悄悄话呢? 1、思考:小树叶它是怎样说话的呢?谁来学学? 2、声响模仿:听听,小树叶是怎样对老师说的呢? 学生模仿小树叶飘落的声音:沙沙、沙沙。 3、思考并动一动:小树叶飘落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大风中的小树叶发出的是什么样的声音?小风中的树叶呢? 4、律动:随着音乐来表现风中的小树叶。 三、创设情境: 1、出示课件动画,树叶儿飘落的画面。 师:树叶儿飘飘,飘到了天空,你们猜猜,谁看见了呢?(燕子) 请一位学生来模仿燕子飞翔的动作。 2、朗诵并律动表现。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树叶儿飘飘,荡到天空。(学生接口朗诵:燕子看见了,衔在嘴中。) 3、以次类推,分别观看蚂蚁、小鱼的动画画面,请学生模仿动物的动作,师生采用接口朗诵的形式熟悉歌词。 四、学习新歌: 师:同学们,飘落的树叶给燕子、蚂蚁、小鱼们带去了什么呢?我们听听歌曲就知道了。 1、听录音范唱(课件动画),学生边听音乐边晃动身体。 2、学生听后各抒己见,熟悉歌词。 3、揭题。 师:树爷爷可真是个无私奉献的老爷爷啊,给小动物带来了多大的快乐啊!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树叶儿飘飘》。(大屏幕出示课题,歌词)。 4、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学生了解歌曲的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讲述,从中提取出关键词,贴在黑板上,帮助学生记忆歌词。) 5、熟悉歌词,师带领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师生接龙,主要解决切分节奏这个难点。) 6、学唱歌曲: 师:这么美的歌词,想必唱起来会很好听吧!你愿意轻轻的唱一唱吗? 再次播放歌曲,学生在心中轻轻哼唱,熟悉旋律,唱完后问是否有不会唱的地方,若有,则可以找班级中会唱的同学当小老师,进行教唱解决,若没有,则跟着钢琴进行演唱。 7、学唱简谱: 师:大家唱的真美,这么好听的歌是由哪些美妙音符组成的呢,一起来唱唱看,好吗? (师带领学生轻声哼唱简谱,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若一次没有完整学唱,则再进行一次) 8、歌曲处理并表演。 (1)师:如果你是一片小树叶,在风中飘舞,你觉得该用怎样的声音把这么美好的景象表现出来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声音轻柔、自然、连贯而优美的。 (2)师:请你想象自己就是一片小树叶,用优美轻柔的声音跟着音乐再来演唱歌曲。 同学们把事先准备的小树叶挥动起来,随音乐伴奏边唱歌曲边进行即兴表演。 五、小结:(背景音乐《树叶儿飘飘》) 秋天是个美丽丰收的季节,它清新、可爱、成熟、热烈,它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支歌,永远说不完也唱不完,秋天不仅来到了小朋友的身边,更走进了小朋友的心里。愿同学们像秋天一样美丽,像秋天一样可爱,更能收获一份秋天般的成功与喜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