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年级上语文课件《朱德的扁担》课件1苏教版(2016秋).ppt

发布:2018-06-24约1.62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齐读课题,想一想 1.“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朱德用这个扁担来干什么? 初读课文 给课文标上自然段,说说每一节写了什么? 1.写朱德跟毛泽东在井冈山上会师。 2.写大家争着到山下挑粮食。 3.写朱德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食。 初读课文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写( )同志带领队伍到( )跟( )会师后,和( )一道到山下五六十里的茅坪( )。 朱德 井冈山 战士们 挑粮食 毛泽东 初读课文 1.说说你对井冈山的了解。 2.想一想井冈山会师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精读课文 想一想以下的问题: 1.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 2.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 挑粮上山。 由于敌军严密封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需的食盐、布匹、药材和粮食奇缺,红军官兵的生活十分困难。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红军发起了下山挑粮运动。 精读课文 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 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精读课文 他穿着草鞋,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走起路来稳健利落,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被他甩得老远。 读一读,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精读课文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 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 精读课文 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从井冈山到毛坪,来回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十分难走。 根据地周围的地势十分险要,上山下山非常难走。 精读课文 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 四十开外的人了,为革命日理万机,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 大家一商量,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了,这样就可以让他轻松点。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国家大事。战士们希望朱德不要过度疲劳。 精读课文 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从“藏”字,我体会到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军长。 从“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爱朱德。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 精读课文 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从哪里看得出来? 战士们的这种“情”没有实现。 没了扁担,朱德心里很着急,他买来一根毛竹,自己动手,连夜做起了扁担。为了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他就在上面刻了 “朱德记 ”三个大字。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战士们的“情”没有实现。 精读课文 你知道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吗? 是为了在扁担上作记号,表明这是朱德的扁担。 为了不让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 精读课文 看看这个扁担 小组一起交流自己对朱德的看法。 朱 德 记 精读课文 朱德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 朱德做事不怕困难。 朱德带头挑粮,以身作则。 朱德很爱战士们,很爱部队,很乐意为部队做事。 总结课文 朱德给老师让座的故事 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观众谈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拓展阅读 1.把《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请阅读《朱德的故事》等课外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