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年级上语文课件《敕勒歌》课件苏教版(2016秋).ppt

发布:2018-06-24约小于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朝时代流传在敕勒族的一首民歌,敕勒族是古代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他们在放牧时经常放声歌唱,全诗描写了我国北方草原的广阔、富饶、美丽。 学习课文 笼 lǒng (笼罩 笼统) lóng (竹笼 笼子) xiàn jiàn (见出 显见) (看见 遇见) 见 学习课文 敕勒川,阴山下: 交待了敕勒川的地理位置,即在 绵延千里的阴山脚下, 描写了一幅壮美广阔的图画。 学习课文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穹庐:蒙古人住的圆形的帐篷, 也称蒙古包。 笼盖四野:笼盖是遮住的意思。表明了天的广阔与敕勒川的辽阔, 向四面望去,无边无际的田野与天相接。 学习课文 展开想象,体会诗意 美丽富饶的敕勒川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铺展。天空像一顶巨大的圆形帐篷笼罩着大草原的四面八方。 学习课文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静态的草原 动态的草原 学习课文 蓝蓝的天空下是辽阔的大草原,一阵阵微风吹过,使草儿低下了头,显露出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学习课文 展开想象,体会诗意 诗中描写了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天空—像个巨大的蒙古包 草原—-动静结合,美与广阔 牛羊—风吹草低见牛羊 学习课文 请你像过电影一样,想想诗句的意境,体会诗情!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课文拓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