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一章货币需求.ppt

发布:2017-05-24约2.57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 货币的需求 经济学中,通常从供、求两方面来分析一商品,在对待货币的问题上也不例外。 对货币需求的分析,从历史上看,经济学家曾经从两个不同的角度: 从宏观的角度,仅仅把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从而探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为使商品交易顺利进行,需要多少货币量来支撑。马克思,费雪方程式。 从微观个体出发,把货币视为一种与股票、债券以及各种实物资产相同的资产(但同时具有交易的媒介功能的特殊资产),从而探讨在既定的财富总量中,他愿意以货币的形态持有的需求。剑桥方程式,凯恩斯的货币理论,等。 第一节 传统的货币数量说 观点:货币的存在有利于商品的交易,但并不对经济 发生直接的影响。~ 上世纪30年代。 主要的版本: 现金交易数量说(费雪方程式):从宏观角度~ 现金余额数量说(剑桥方程式):从微观主体对货 币的需求行为~ 一,现金交易数量说 MV=PT ? MV=PY 各符号的含义,P.244-245; 认为:短期内,V和T是不变的,常数; Md=PY/V (11.3) 二,现金余额数量说 方程式: Md = KPY(剑桥方程式) 各符号的含义,P.247 ; K:视货币为一种资产,在既定的财富总额中,他愿意以货币持有的比例;个人的选择行为; 注意:它与费雪方程式分析出发点的不同; 认为:短期内,K和Y一样是常数; 观点:出发点虽不同,但结论与上基本相同。 第二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对传统的货币数量说提出了质疑,认为:短期内,K也不是常数 ? K会随利率、物价等因素的变动而变化。 一,各微观个体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P.249): 1,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大小,与利率变化 无关; 2,预防动机:“预防某些不确定性的支出”; 同样,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大小,与利率无关; 3,投机动机(凯恩斯的创新之处) 3,投机动机(凯恩斯的创新之处) 微观个体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的时点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 如何投机活动: 凯恩斯假设:财富的种类抽象为国债和货币; 如此,投机活动 ?通过买卖国债; 对投机活动的分析: (回忆: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的变动相反) 凯恩斯假设:每个人都能对一国利率的 合理水平、持有一个确定的认识。 整个社会的货币投机性需求与利率变动呈反方向变化。P.250 货币(M1)利息收入的变化 i变化 国债价格变化、国债需求的变化 二,综上所述 Md=L1(Y)+L2(i),P.251 结论: P.251-252 i Md Ms Ms” i1 O Q 第三节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的后继者们对其货币需求理论进行了更细致的研究,修正了凯恩斯理论中一些与现实不符之处;这些理论的共同点在于:突出地强调了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一,鲍莫尔模型 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变动呈反比。P.255。“鲍莫尔平方根公式 ” 鲍莫尔认为,任何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行为都以收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在货币收入取得和支用之间的时间差内,没有必要让所有用于交易的货币都以现金形式存在。由于现金不会给持有者带来收益,所以应将暂时不用的现金转化为生息资产的形式,待需要支用时再变现,只要利息收入超过变现的手续费就有利可图。利率越高,手持现金的机会成本越大,人们就会把现金的持有额压到最低限度。反之相反。 二,惠伦模型 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同样与利率的变动呈反比。 三,托宾模型 将资产组合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相结合,进一步论证了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变动呈反比。 人们会同时持有债券和货币,但会改变两者间的比例”。当前的利率水平越走高,则预期利率水平再走高的可能性越小(即预期债券价格止跌转升的可能性越大),这将鼓励财富拥有者将其所持货币的一部分(不是全部)选择转为债券;当前的利率水平越走低,则相反。 所以,结论… 第四节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同凯恩斯学派相对应的西方经济学的一主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 一.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与凯恩斯学派一样,从微观主体对货币需求的选择行为出发。 但与凯恩斯不同的假设及说明: “货币”口径:M2 ??凯恩斯: M1 假设的资产种类增加 影响微观主体对货币需求的各因素: 财富总量(用“持久性收入”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