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T_CACM 1162-2019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 妊娠恶阻.docx

发布:2025-04-05约8.5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11.120

C05

8

团体标准

T/CACM1162—2019

代替ZYYXH/T220—2012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妊娠恶阻

ClinicalguidelinesfordiagnosisandtreatmentofgynecologyinTCMHyperemesisgravidarum

2019-01-30发布2020-01-01实施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3

T/CACM1162—2019

前言

本指南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指南代替了ZYYXH/T220—2012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妊娠恶阻,与ZYYXH/T220—201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诊断要点中的“症状”(见3.1.2,2012年版的3.1.2);

——增加了“辅助检查”中盆腔超声检查的内容(见3.1.4.4);

——修改了指南的治疗原则,具体列举了用药注意事项及危重情况的处理(见5.1,2012年版的5.1);

——删除了中成药脾虚证的内容(见2012年版的5.3)

——修改了指南的针灸疗法,将针灸疗法细分为体针疗法、穴位敷贴及耳穴压籽,体针疗法根据证类进行具体分类,增加了穴位敷贴及耳穴压籽的相应具体内容(见5.4,2012年版的5.4);

——增加了“预防与调摄”(见6)。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指南起草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本指南起草人:闫颖、刘雁峰、许丽绵、王小云、侯丽辉、丛慧芳、王昕、石玲、谈勇、刘宏奇、姜丽娟、王东梅、宋殿荣、曹保利、龚瑾、吴林玲、张晗。

本指南于2012年7月首次发布,2019年1月第1次修订。

4

T/CACM1162—2019

引言

妊娠恶阻为妇科常见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妊娠剧吐。该疾病不同程度地危害着母婴健康。由于其病因不明,故在治疗时受到颇多掣肘。中医学在治疗妊娠恶阻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历代医家治疗妊娠恶阻的宝贵经验急需我们传承与发扬。然而,历代医家对本病的阐述观点各异,不易形成严谨规范的准则。因此,中医药标准化的制定对妊娠恶阻治疗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妊娠恶阻的研究依然受到专家们的关注,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对此,整合近5年中医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研究成果,借鉴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在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修订本指南,对于提高中医药防治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本指南修订的文献研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收集和现代文献评价,着重收集近年来指南相关的研究成果、重点专科诊疗方案、重点学科建设成果等,统计分析了本指南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反馈意见,重点探讨指南的实用性、可理解性、适用性及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其中调查问卷参照德尔菲法进行专家调查。同时,此次修订工作开展了同行一致性评价、质量方法学评价、公开征求意见,避免了指南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地域差别造成的阻碍,最大限度上保证了指南的规范性、科学性及可行性。

5

T/CACM1162—2019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妊娠恶阻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妊娠恶阻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妊娠恶阻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

妊娠恶阻Morningsickness

妊娠恶阻是指妊娠期间,反复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受阻,甚则食入即吐。该病又称“妊娠呕吐”“阻病”“子病”“病儿”等。大多出现在妊娠早期,也有极少数持续至妊娠晚期。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证据分级:Ⅱ/推荐级别:C)

有停经史及早期妊娠反应,多发生在妊娠3个月内。

3.1.2症状(证据分级:I/推荐级别:B)

妊娠期间(多从妊娠早期开始)频繁呕吐,或食入即吐,甚至呕吐苦水或夹血丝,厌食,头晕,精神萎靡,身体消瘦,目眶下陷,严重者可出现血压降低,体温升高,脉搏增快,黄疸,少尿,嗜睡和昏迷等危象。

3.1.3体征(证据分级:Ⅱ/推荐级别:C)

妇科检查为妊娠子宫。

3.1.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