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方向限度与速率第二节化学反应限度三练习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PAGE
18-
其次节化学反应限度(三)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恒定值
B.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浓度、压强无关
C.平衡常数K不仅与温度有关,也与反应浓度、压强有关
D.对于可逆反应C(s)+H2O(g)CO(g)+H2(g),在确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确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C(s)并充入2molH2O(g),发生反应C(s)+H2O(g)CO(g)+H2(g),反应过程中测得如下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t/min
0
2
4
6
8
10
n(H2)/mol
0
0.8
1.4
1.8
1.8
……
A.6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均不再变更
B.6min~8min时间段内,υ(H2)=0mol·L-1·min-1
C.该条件下,无论反应多长时间,c(H2)<1mol·L-1
D.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8min时向该容器中充入少量He(g),平衡将会发生移动
3.吸热反应N2(g)+O2(g)2NO(g),在2000℃时,K=6.2×10-4。2000℃时,在10L密闭容器内放入2.94×10-3molNO、2.50×10-1molN2和4.00×10-2mol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的初始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B.此反应的初始状态为非化学平衡状态,反应将正向进行
C.此反应的初始状态为非化学平衡状态,反应将逆向进行
D.无法推断
4.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是CO(g)+H2O(g)CO2(g)+H2(g)下列状况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更 B.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更
C.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更 D.CO的浓度不再变更
5.已知:X(g)+2Y(g)?3Z(g)ΔH=-akJ·mol-1(a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该反应就停止
B.上升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更
D.0.1molX和0.2mol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确定等于0.3mol
6.已知NO和O2转化为NO2的反应机理如下:
①2NO(g)N2O2(g)(快)△H10平衡常数K1
②N2O2(g)+O2(g)2NO2(g)(慢)△H20平衡常数K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NO(g)+O2(g)2NO2(g)△H=-(△H1-△H2)
B.2NO(g)+O2(g)2NO2(g)的平衡常数
C.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更可用如图表示
D.反应②的速率大小确定2NO(g)+O2(g)2NO2(g)的反应速率
7.下图所示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确定温度下FeS和Cu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Ksp(FeS)Ksp(CuS)
B.图乙表示pH=2的甲酸与乙酸溶液稀释时的pH变更曲线,则酸性:甲酸乙酸
C.图丙表示用0.1000mol·L-lNaOH溶液滴定20.00mL硫酸的滴定曲线,则c(H2SO4)=0.1000mol·L-1
D.图丁表示反应N2(g)+3H2(g)?2NH3(g)平衡时NH3体积分数随起始n(N2)/n(H2)变更的曲线,则转化率:αA(H2)=αB(H2)
8.已知在确定温度下,缺铁氧化物Fe0.9O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能分解CO2:CO2(g)?O2(g)+C(s),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反应过程中,Fe3O4是中间产物
B.该反应的△H=(a﹣c﹣b)kJ?mol﹣1
C.①比②反应慢的缘由是①的活化能大
D.适当增大Fe0.9O的量,对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无影响
9.将5.6g铁粉投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4min时铁粉刚好溶解完全。若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则0~4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
A. B.
C. D.
10.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A和B,发生如下可逆反应:A(g)+B(g)xC(g);△H=Q。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强下,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更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P1>P2,x=1B.P1<P2,x≠1
C.T1<T2,Q>0D.T1>T2,Q<0
11.图中的曲线是表示恒容时,反应中N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b、c、d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0 B.混合气体的密度:d点>b点
C.c点未达到平衡状态且(正)(逆) D.运用催化剂b、d两点将上移
12.已知反应:2SO3(g)2SO2(g)+O2(g)△H>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