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__力1.1重力与弹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PAGE
PAGE23
第1课时重力与弹力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1)知道重力产生的缘由、大小和方向.会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会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2)知道重心的概念、物体的重心位置与什么有关.
(3)知道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会依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或者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更,分析弹力的方向.
(4)了解胡克定律,会计算弹簧的弹力.
科学思维
(1)会作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2)理解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态、质量分布有关.
(3)会推断弹力的有无及方向.
(4)能够应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科学看法与责任
通过实例分析,了解重力和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必备学问·自主学习——突出基础性素养夯基
一、重力
1.产生:由于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________,其中g就是自由落体加速度,一般计算中g=________m/s2或g=________m/s2.
3.方向:________________.
4.重心:重心可以看作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1)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centerofgravity).
(2)确定物体重心位置的因素.
①物体的形态.
质量匀称分布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________有关.
②物体质量的分布.
质量分布不匀称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________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________有关.
(3)不规则物体重心的确定.
应用二力平衡的学问通过试验来确定形态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5.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
力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作力的图示.
(2)力的示意图
在不须要精确标度力的________时,通常只需画出力的________和________,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作力的示意图.
[图解1]“竖直向下”≠“垂干脆触面对下”.只有在赤道和两极时,重力的方向才“指向地心”.
如图甲,重锤自由悬挂时悬线的方向即为竖直方向.
如图乙,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为竖直方向①,而非垂干脆触面对下的方向②.
[图解2]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二、弹力
1.接触力:物体与物体接触时发生的相互作用称为接触力.
接触力按其性质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态或体积会发生变更,这种变更叫作形变(deformation).
3.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要复原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elasticforce).
4.弹力的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跟接触面________,并且指向________(选填“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
(2)绳子的拉力方向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________________.
(3)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
三、胡克定律
1.弹性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假如撤去作用力能够复原原状,这种形变叫作弹性形变(elasticdeformation).
2.弹性限度:假如形变过大,超过肯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复原原来的形态,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elasticlimit).
3.胡克定律
(1)试验表明,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________.
(2)k为弹簧的________,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用________表示.
(3)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了弹簧的软硬程度,劲度系数k越大,________;k越小,________.
?〖总结·图汇要点〗
[图解3]弹性形变与非弹性形变
弹簧在弹性限度以内的形变为弹性形变.
(1)两物体挤压→均发生形变一对弹力.
(2)某物体所受弹力,是由于另一个物体形变产生(不是自身形变产生).
(3)弹性限度是弹性形变的极限,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不能完全复原原状.
泥形变后不能完全复原原状,发生的是非弹性形变.
[拓展1]等效思想
在初中学习过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用一个特定阻值的电阻来代替几个电阻就属于“等效思想”.
[拓展2]放大法
把一个玻璃瓶装满水,瓶口用中间插有细管的瓶塞塞上,按压玻璃瓶,玻璃瓶发生形变,容积减小,细管中的水被挤压上升;松开手,即撤去外力,玻璃瓶复原原状,细管中的水面又降回原处.
【思索辨析】
(1)自由下落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零.()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但不肯定与接触面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