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凯1年级下语文课程纲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期》课程纲要
学校:二郎庙小学
学科:语文
班级:一二班
姓名:李慧凯
时间:2013.02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 授课时间:识字 16课时
课文 68课时
语文园地 24课时
机动时间 6课时
总计 114课时
● 设计者:李慧凯
■课程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小学语文课程应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基本理念: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一、课程目标:
(一)学科思想、方法: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章”、“节”目标:
1.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生活实际和语言实践认识550个字,能在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的基础上,按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要求会写的250个字,并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其中的规律,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同时在老师的提示下,自觉纠正不当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2.认识26个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能借助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阅读,在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简单了解课文中部分词句的意思,逐步养成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习惯。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利用导语、课后题和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在此基础上,入情入境地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
5.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6.能借助拼音和读物中的图画,进行自主阅读浅显的童话、故事,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00字。诵读浅近的古诗,诵读优秀古诗文13篇和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
7.根据表达的需要,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初步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8.继续学讲普通话,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较完整的讲述小故事,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9.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通过读通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等方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生活的幸福、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科学的奥妙;培养爱护环境,热爱生活,懂得感恩、关心周围的人的优秀品质。
10.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和同学展开讨论,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活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