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节成型零部件1报告.ppt

发布:2017-01-17约2.13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节 成型零部件设计 成型零件——构成型腔的零件。 如:凹模、凸模、成型杆、成型环。 一 、 型腔分型面的设计 (一)分型面的确定 分型面——用于取出制品或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 . 设计分型面应考虑以下几点: 1、制品在型腔中的方位 设计原则——应尽量避免侧向分型和侧向抽芯。 3、分型面的位置 分型面位置选择原则: ①分型面必须设在制品断面尺寸最大的位置,以便脱模和型腔加工。 ②分型面所在位置应不影响制品外观。 ③分型面尽可能使制品留在动模一边。 ④对于同心度要求高的制品,分型面应保证同心部分放在同一侧。 ⑤ 有侧孔、侧凹的制品,应将抽芯距离短的作为 侧向分型 抽芯。 ⑥当分型面作为主要排气面时,应将分型面设计在料流的末端。 (二)排气槽的设计 排气槽深度在0.02—0.1mm之间 二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一)凹模的结构设计 结构形式分类: ⒈ 整体式凹模 特点:强度、刚度大,适用于形状简单的模具,或形状复杂,但可以采用数控机床加工的模具。 ⒉ 整体嵌入式凹模 特点:适用于多型腔,各型腔尺寸、形状一致的模具,节省优质钢材,牢固不易变形,易损件便于更换。 ⒊局部嵌入式凹模 特点:便于局部形状复杂的凹模加工,便于局部易损零件的更换. ⒋底部大面积嵌入组合式 特点:便于大型凹模加工。 ⒌四壁拼合式 特点:便于大型结构复杂,侧壁有花纹的凹模加工。 (二)凸模和成型杆的设计 结构形式分类: ①整体式凸模 结构简单、刚性大。 ②组合式凸模 节省钢材。 三.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零件上直接成型 制品的尺寸。 模具径向尺寸和偏差的标注方法: ①模具型芯的最大尺寸为基本尺寸,偏差为负值. ②模具型腔的最小尺寸为基本尺寸,偏差为正值。 (一)按平均收缩率计算成型零件径向 工作尺寸 1、型腔的径向尺寸计算 式中:Scp ——塑料平均收缩率 Smax ——塑料最大收缩率 Smin ——塑料最小收缩率 Lm ——成型零件径向基本尺寸 Ls ——制品径向基本尺寸 △z ——成型零件允许的最大偏差 △ ——制品尺寸公差值 δc ——成型零件磨损引起产品尺寸 误差 由公差带图26(a)得出制品的2个极限尺寸计算公式 (a)制品最大尺寸 Lm+△z+δc-Ls Smin=Ls (1) (b)制品最小尺寸 Lm-Ls Smax=Ls-△ (2) 将(1)加(2)除以2得出按平均收缩率表示的计算公式 (3) Lm+δc/2+△z/2=Ls-△/2+LsScp (3) △z=1/3 △ δc =1/6 △代入(3)式 得: Lm=Ls + Ls Scp - 3/4 △ 最后标注公差: Lm =[Ls +Ls Scp - 3/4 △]+△z 2、型芯的径向尺寸计算 由图26(b)可得出产品最大尺寸和最小尺寸计算公式 Lm =[ Ls + Ls Scp + 3/4△]- △z (二)按平均收缩率计算成型零件轴向工作尺寸 1、型腔的深度计算 模具的轴向尺寸和偏差的标注方法: ①型芯高度的最大尺寸为基本尺寸,偏差为负值。 ②型腔深度的最小尺寸为基本尺寸,偏差为正值。 式中: Hm——成型零件轴向基本尺寸 Hs——制品轴向基本尺寸 (a)制品最大尺寸 Hm+△z - Hs Smin = Hs (1) (b)制品最小尺寸 Hm - Hs Smax = Hs - △ (2) (1) 加 (2)除2 并代入△z = 1/3 △ 得: Hm = Hs + Hs Scp - 2/3 △ 标注公差: Hm =[ Hs + Hs Scp - 2/3 △] +△z 2、型芯的高度计算 Hm = [ Hs + Hs Scp + 2/3 △]-△z (三)按平均收缩率计算型芯或成型孔中 心距尺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