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IPV6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EUI-64 IEEE定 义了一个标准的 64 bit 全球惟一地址格式 EUI-64。 EUI-64 的前三个字节(24 bit)仍为公司标识符,但后面的扩展标识符是五个字节(40 bit)。 较为复杂的是当需要将 48 bit 的以太网硬件地址转换为 IPv6 地址。 0xFFFE 将以太网地址转换为 IPv6 地址 低位 24 bit cccccc1gcccccccccccccccc 1111111111111110 cccccc0gcccccccccccccccc 比特 0 8 24 47 比特 0 8 24 40 63 IEEE 802 地址 接口 标识符 低位 24 bit I/G 比特 G/L 比特 G/L 比特置 1 第二级地址 IPv6 地址中间的第二级对应于在一个地点的一组计算机和网络,它们通常是相距较近的且都归一个单位来管理。 SLA 级表示 Site Level Aggregation,即地点级聚合,它和 IPv4 中的子网字段相似。 3 13 8 24 16 64 P 保留 TLA 标识符 接口标识符 NLA 标识符 SLA 标识符 顶级 第三级 地点级 比特数 第一级地址(有四个字段 ) (1) P字段—— 3 bit,即格式前缀。 (2) 顶级聚合标识符 TLA ID——13 bit,指派给ISP 或拥有这些地址的汇接点(exchange)。 (3) 保留字段—— 8 bit。 (4) 下一级聚合标识符 NLA ID—— 16 bit。指派给一个特定的用户。 3 13 8 24 16 64 P 保留 TLA 标识符 接口标识符 NLA 标识符 SLA 标识符 顶级 第三级 地点级 比特数 5 从 IPv4 向 IPv6 过渡 向 IPv6 过渡只能采用逐步演进的办法,同时,还必须使新安装的 IPv6 系统能够向后兼容。 IPv6 系统必须能够接收和转发 IPv4 分组,并且能够为 IPv4 分组选择路由。 双协议栈(dual stack)是指在完全过渡到 IPv6 之前,使一部分主机(或路由器)装有两个协议栈,一个 IPv4 和一个 IPv6。 双协议栈 IPv6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IPv6 IPv4/IPv6 双协议栈 IPv4 IPv4 IPv6 TCP 或 UDP 应用层 TCP 或 UDP 应用层 TCP 或 UDP 应用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IPv4 和 IPv4 通信 和 IPv6 通信 用双协议栈进行从 IPv4 到 IPv6 的过渡 双协议栈 IPv6/IPv4 IPv6 IPv6 IPv4 网络 A B C D E F 流标号:X 源地址:A 目的地址:F …… 数据部分 流标号:无 源地址:A 目的地址:F …… 数据部分 双协议栈 IPv6/IPv4 … IPv6 数据报 IPv6 数据报 源地址:A 目的地址:F …… 数据部分 源地址:A 目的地址:F …… 数据部分 IPv4 数据报 IPv4 网络 IPv6 IPv6 A B C D E F … IPv4 数据报 IPv4 数据报 IPv4 网络 IPv6 IPv6 A B E F 隧道 源地址:B 目的地址:E IPv6 数据报 双协议栈 IPv6/IPv4 双协议栈 IPv6/IPv4 双协议栈 IPv6/IPv4 双协议栈 IPv6/IPv4 IPv4 网络 流标号:X 源地址:A 目的地址:F …… 数据部分 IPv6 数据报 流标号:X 源地址:A 目的地址:F …… 数据部分 IPv6 数据报 源地址:B 目的地址:E IPv6 数据报 使用隧道技术从 IPv4 到 IPv6 过渡 6 ICMPv6 ICMPv6 的报文格式和 IPv4 使用的 ICMP 的相似,即前4个字节的字段名称都是一样的。 但 ICMPv6 将第 5 个字节起的后面部分作为报文主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