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案: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doc

发布:2017-03-23约2.1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案: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2) 班级:__105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习 主题 主 题: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2) 本知识点背景 教 学 目 的 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的选择??1、课前主题任务(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互助探究→展示交流→多元评价→能力生成 2、课堂主题任务: 公式应用,变式探究 学习成果交流 相互评价 思想方法提炼 三、课后任务 主 题: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2)是在学生学习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它更紧密联系了生产实际运用 ,起着重要作用,也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变换的基础。 在预习任务中,我们复习了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加法定理 有关知识点,具备了接受新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105班基础比较薄弱,对初中所学的公式等运用还不够熟练,所以现在建模思想上面还要加强。 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化简、求值、证明,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倍角公式的应用 灵活应用和、差、倍角公式进行三角式化简、求值、证明恒等式 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并启发学生在解三角形时正确选用正、余弦定理 学法上以课前自学为主要方式,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让学生自己出题,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利用学案导学,让学生明确课前要做的作业,课堂采用的方法,需要达到的要求,在尝试练习中,让学生通过练习,类比,引入新课。 二倍角公式: ; ; ; (1)二倍角公式的作用在于用单角的三角函数来表达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它适用于二倍角与单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互化问题. (2)二倍角公式为仅限于是的二倍的形式,尤其是“倍角”的意义是相对的 (3)二倍角公式是从两角和的三角函数公式中,取两角相等时推导出,记忆时可联想相应角的公式. (4) 公式,,,成立的条件是: 公式成立的条件是.其他 (5)熟悉“倍角”与“二次”的关系(升角—降次,降角—升次) (6)特别注意公式的三角表达形式,且要善于变形: 这两个形式今后常用 例1化简下列各式: 1. 2. 3.2sin21575( ( 1 = 4. 5.cos20(cos40(cos80( = 例2求证:[sin((1+sin()+cos((1+cos()]×[sin((1(sin()+cos((1(cos()] = sin2( 证:左边 = (sin(+sin2(+cos(+cos2()×(sin((sin2(+cos((cos2() = (sin(+ cos(+1)×(sin(+cos( (1) = (sin(+ cos()2 (1 = 2sin(cos( = sin2( = 右边 ∴原式得证 关于“升幂”“降次”的应用:在二倍角公式中,“升次”“降次”与角的变化是相对的在解题中应视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应用 例3求函数的值域 解: ——降次 ∵ ∴ 例4 求证:的值是与(无关的定值证: —降次 ∴的值与(无关 右边= ∴左边=右边 ∴原式得证 自主学习: 1求值:cos280°+sin250°-sin190°·cos320° 解:原式=+sin10°cos40° =1+×2×(-sin30°sin50°)+sin10°cos40° =1-sin50°+(sin50°-sin30°) =1-= 2求的值 解:原式= 四、反思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内容、方法与手段、提炼思想 1)二倍角公式的作用在于用单角的三角函数来表达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它适用于二倍角与单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互化问题. (2)二倍角公式为仅限于是的二倍的形式,尤其是“倍角”的意义是相对的 (3)二倍角公式是从两角和的三角函数公式中,取两角相等时推导出,记忆时可联想相应角的公式. (4) 公式,,,成立的条件是: 公式成立的条件是.其他 五、课后作业: 1若≤α≤,则等于( ) 2的值等于( ) Asin2 B-cos2 C cos2 D-cos2 3sin6°cos24°sin78°cos48°的值为(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