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光现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光现象;知识梳理与归纳;二、光的反射
1.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 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______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
4. 反射有镜面反射和______.;三、平面镜成像特点
1. 平面镜的应用:(1)可用来成像;(2)可用来改变光的________.其原理都是光的反射.
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成______像;(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大小相等;(4)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5)像与物左右
相反.
3. 球面镜:一类是凸面镜,另一类是凹面镜.;四、光的折射
1. 光从一种介质______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 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__法线的方向偏折;光从水、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3.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五、光的色散
1.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_____、绿、蓝、______、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 光的三基色是红、______、蓝.
3.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的色光决定的.;考题探究与训练; 思路点拨:平静的水面是一个平面镜,岸边竹的倒影实际上是竹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弯了,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不透明的物体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光,林中的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镜中的陶罐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C;举一反三
1. (2015绥化)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考点2 光的反射
【例2】(2015深圳)下列哪个属于光的反射?( ); 思路点拨: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A不符合题意;铅笔在玻璃后成的像是光的两次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平静的水面上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符合题意;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C;举一反三
2. (2015宿迁)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考点3 平面镜成像特点
【例3】(2015广州)
如图1-4-1所示,墙壁上的
平面镜前立有一硬杆.
(1)画出杆顶A点在
平面镜中的像.
(2)若杆在2 s内右
移1 m,杆移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杆的像相对镜向右还是向左移? _____________,移动时,杆的像大小会变大、变小还是不变?___________.
; 思路点拨: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即为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1-4-2所示. (2)杆移动的速度v= =0.5m/s,当杆以0.5 m/s速度向右移,即远离镜面,则像也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即杆的像相对镜向左移,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
大的,即移动时
杆的像大小不变.
答案:(1)如图
1-4-2所示.
(2)0.5 m/s 向左移
不变;举一反三
3.(2015成都)如图1-4-3
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
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在竖立的
玻璃板前12 cm处放一支点燃的
蜡烛A,烛焰高6 cm,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A的像,他再取来一支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__cm. 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实验最好在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考点4 光的折射
【例4】(2015揭阳)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 奇妙的光纤
D. 近视的同学戴上眼镜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