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12-4-1纵断面设计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章 纵断面设计 定义:沿着道路中线竖向剖面的展开图即为路线纵断面。 纵断面设计:在路线纵断面图上研究路线线位高度及坡度变化情况的过程。 任务:研究纵断面线形的几何构成及其大小与长度。 依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工程经济性等。 4.1 概 述 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 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续。 路线纵断面图构成: 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 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续。 路线纵断面图构成: 地面高程:中线上地面点高程。 设计高程:一般公路,路基未设加宽超高前的路肩边缘的高程。 设分隔带公路,一般为分隔带外边缘。 路基高度:横断面上设计高程与地面高程之高差。 路堤:设计高程大于地面高程。 路堑:设计高程小于地面高程。 纵断面设计内容:坡度及坡长 竖曲线 4.2 纵坡及坡长设计 4.2.1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规定。 (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3)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质、水文、地下管线、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并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 (4)一般情况下纵坡设计应尽量减少土石方和其它工程数量,以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 (5)山岭重丘地形纵坡设计应考虑纵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填挖平衡设计)。平原微丘地形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以保证路基稳定(包线设计)。 (6)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低等级公路,应注意考虑民间运输、农业机械等方面的要求。 4.2.2 最大纵坡 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使用的最大坡度值。 影响因素: 汽车的动力特性:汽车在规定速度下的爬坡能力。 道路等级:等级高,行驶速度大,要求坡度阻力尽量小。 自然条件:海拔高程、气候(积雪寒冷等)。 纵坡度大小的优劣: 坡度大-劣:行车困难:上坡速度低,下坡较危险。 坡度大-优: 山区公路可缩短里程,降低造价。 1. 设计速度为120km/h、l00km/h、80km/h的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 2. 公路改建中,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h的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 各级公路最大纵坡的规定(表4-3) 1.高原为什么纵坡要折减? 在高海拔地区,因空气密度下降而使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汽车的驱动力以及空气阻力降低,导致汽车的爬坡能力下降。另外,汽车水箱中的水易于沸腾而破坏冷却系统。 2.《规范》规定: 位于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值应按表4.2.2的规定予以折减。折减后若小于4%,则仍采用4%。 4.2.3 高原纵坡折减 4.2.4 理想的最大纵坡和不限长度的最大纵坡 1. 理想的最大纵坡i1:是指设计车型即载重车在油门全开的情况下,持续以V1等速行驶所能克服的坡度。V1取值,对低速路为设计速度,高速路为上述载重车的最高速度。 i1=λD1-f 容许速度V2:不同等级的道路容许速度应不同,其值一般应不小于设计速度的1/2~2/3(高速路取低限,低速路取高限)。 i2=λD2-f 最小纵坡:各级公路在特殊情况下容许使用的最小坡度值。 最小纵坡值:0.3%,一般情况下0.5%为宜。 适用条件: 横向排水不畅路段:长路堑、桥梁、隧道、设超高的平曲线、路肩设截水墙等。 当必须设计平坡(0%)或小于0.3%的纵坡时,边沟应作纵向排水设计。 在弯道超高横坡渐变段上,为使行车道外侧边缘不出现反坡,设计最小纵坡不宜小于超高允许渐变率。 干旱少雨地区最小纵坡可不受上述限制。 4.2.5 最小纵坡 内容:最小坡长限制:任何路段 最大坡长:陡坡路段 1.最小坡长限制 《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短坡长不应小于2.5V (m)。 城市道路最小坡长按表4.2.4选用。 4.2.6 坡长限制 最大坡长限制是指控制汽车在坡道上行驶,当车速下降到最低允许速度时所行驶的距离。 《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坡长限制。 2.最大坡长限制 4.2.7 缓和坡段 《标准》规定,连续纵坡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大于坡长限制值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