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6 金属的化学性质精选练习(含解析)鲁教版讲解.doc

发布:2017-03-11约1.15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6 金属的化学性质 1、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直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Ca(OH)2→NaOH B.CuO→Cu(OH)2 C.Fe→FeSO4 D.CO2→CaCO3 B 【解析】A项,可以通过Ca(OH)2+Na2CO3CaCO3↓+2NaOH实现;C项,反应为:Fe+H2SO4FeSO4+H2↑;D项,反应为CO2+Ca(OH)2CaCO3↓+H2O。 某Cu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 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SO4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 mol·L-1,则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 A.5.6 g B.11.2 g C.22.4 g D.33.6 g 3、下列解释过程或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普通石英坩埚:SiO2 + 2NaOH Na2SiO3 + H2O B.在海带灰的浸出液(含有I-)中滴加H2O2得到I2:2I— + H2O2 + 2H+ == I2 + O2↑+ 2H2O 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或黑色)保护层:3Fe + 4H2O Fe3O4 + 4H2 D.“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和“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使用放出氯气: ClO-+Cl-+2H+== Cl2↑+H2O 【答案】B 4、下列不属于金属通性的是(  )   A. 氧化性 B. 导电性 C. 导热性 D. 延展性 【解析】金属都具有一定的金属光泽,一般都呈银白色,而少量金属呈现特殊的颜色;金属有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有延展性,金属只具有还原性,不具有的氧化性, 故选:A 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稀水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HCl B.K2SO4 C.MgCl2 D.CuCl2 【解析】在考虑钠与碱、盐水溶液反应的问题时,注意钠与水反应的同时,还要考虑生成的NaOH与溶液中溶质的反应。钠与四种溶液反应都生成氢气;CuCl2溶液中会有蓝色沉淀生成,只有氯化镁溶液中可生成白色沉淀。 2.3g钠块置于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了3.6g固体物质,则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钠在燃烧前已有部分氧化 B.生成物中只有过氧化钠 C.钠在燃烧前未被氧化 D.生成物中只有氧化钠 【答案】A 7、将4.6g金属钠投入到95.4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A.等于4.6% B.等于8% C.小于8% D.大于8% 【答案】D 【解析】由2Na+2H2O=2NaOH+H2↑可知,所得溶质NaOH的质量为8g,而溶液的质量为4.6+95.4-0.2g,略小于100g,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8% 8、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滴有酚酞的NaHCO3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NaHCO3分解生成了Na2CO3 B.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不与钠反应,且钠比煤油密度大、煤油可以隔绝空气 C.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说明CO2、H2O与Na2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Na2CO3,原因是钠在空气中生成的Na2O会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答案】A 【解析】 9、下列金属冶炼钠的是 A. B.铝C. D. 10、Na、Mg、Al各0.1 mol分别投入到100 mL 1.0 mol·L-1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H2(  ) A.Na最多  B.Mg最多 C.Al最多 D.一样多 D 【解析】计算金属与酸反应时要注意量的关系。Mg、Al反应时要讨论谁过量的问题。而Na除与HCl反应,仍可以和水反应,计算表明三者放出H2一样多。 金属单质具有的通性是(  )   A. 具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有延展性   B. 硬度大   C. 熔沸点较低   D. 质软 【解析】由金属的物理性质可知,大多数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在室温下除汞外,金属都是固体,密度和硬度较大,熔点和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但有的金属质软,熔沸点较低,如金属钠, 故选:A 关于金属表面氧化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表面的氧化膜都很致密,能对金属起到保护作用 B.金属表面的氧化膜的形成都需要金属暴露在空气中很长时间才会形成 C.金属表面的氧化膜薄层的厚度会随着金属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增长而加厚 D.某些金属表面氧化膜的形成对这些金属的广泛应用起到关键作用 D 【解析】由于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