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32 正确使用药物精选练习(含解析)鲁教版精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32 正确使用药物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N2和O3的混合气体与等体积的N2所含原子数相等
B.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3)与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相等
C.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22.4 L O2所含分子数相等
D.16 g CH4与18 g NH4+所含质子数相等
2、顺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有错误的是 )
A. 顺(反)式脂肪酸中所含官能团名称是羧基、碳碳双键
B. 上述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C. 与上述脂肪酸互为同系物的最简单物质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
D. 上述两种脂肪酸都能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同一物质
3、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 可简写为 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8H8
B.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则Y的结构简式为
C.X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4种
4、25℃时,由弱酸(HA)及其盐(NaA)组成的混合溶液,起始浓度均为1mol·L-1。下图为向该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时,溶液pH随加入H+或OH-的物质的量而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B、C三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依次增大
B.通入HCl,HA的电离常数减小,A-的水解程度增大
C.加入1 mol NaOH后,溶液中c(Na+)=c(A-)
D.未加HCl和NaOH时,溶液中c(A-)c(Na+)c(HA)
【答案】B
【解析】A、B、C三点溶液的pH越来越大,且C为7,故所表示的溶液中酸性减弱,对水的电离程度的抑制降低,电离程度依次增大,A正确;通入HCl,HA的电离常数不变,A-的水解程度增大,B错误;加入1 mol NaOH后,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c(Na+)=c(A-),C正确;未加HCl和NaOH时,溶液呈酸性,HA的电离为主,故c(A-)c(Na+)c(HA),D正确。
5、在盛有足量A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B,发生反应:A(s)+2B(g)4C (s)+D(g)H<0。在一定温度、压强下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
B若再加入B,则再次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C若保持压强一定,再加入B,则反应体系气体密度减小
D若保持压强一定,当温度升高10后,则图中θ>45o
【解析】解析:A.根据图象结合方程式知,加入的B物质的物质的量与生成C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该反应中有一半的B物质反应,所以其转化率为50%,故正确 B.因体积可变,则B的浓度不变,则v(正)、v(逆)都不变,故B错误;
C根据图象结合方程式知,加入的B物质的物质的量与生成C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该反应中有一半的B物质反应.假设加入的B物质是nmol,其中有一半的B参加反应. A(s)+2B(g)4C(g)+D(g) 1 2 4 1
n/2 2n n/4
设AB的摩尔质量为MA、MB 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ρ=m/V=(0.25n·MA+n·MB)/[(0.5n+n+0.25n)·Vm]=(0.25MA+MB)/1.75Vm ,
根据密度公式知,气体的密度与加入B的多少无关,只要温度压强不变,气体摩尔体积不变,所以若再加入B,则再次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故C错误;
D压强一定,当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则C的物质的量减少,由图可以看出,图中θ<45°,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6、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单键 ②烷烃中除甲烷外,很多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 ③分子通式为CnH2n+2的烃不一定是烷烃 ④所有的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⑤光照条件下,乙烷通入溴水中,可使溴水褪色
A.①③⑤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7、有机物R的分子式为C12H18,经测定数据表明,分子中除含苯环外不再含有其他环状结构,且苯环上只有两个侧链(分别是- C2H5和-C4H9),符合此条件的烃的结构有( )
A.种B.种C.种 D.1种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