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氢原子光谱.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氢原子光谱 早在17世纪,牛顿就发现了日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把实验中得到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一、光谱 用光栅或棱镜把光按波长分开,得到光的波长(频率)成分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叫光谱。(有时只记录波长成分) 光谱分为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1、发射光谱 1)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发射光谱 2)发射光谱可分为连续光谱、明线光谱。 ① 连续光谱 由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组成的光谱叫做连续光谱。 炽热的固体、液体及高压气体的光谱是连续光谱, 例如:白炽灯丝发出的光、烛焰、炽热的钢水发出的光都形成连续光谱。 观察光谱实验 气体放电管: 玻璃管中稀薄气体的分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会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正负电荷,于是气体变成导体,导电时会发光。这样的装置叫做气体放电管。 平行光管 标度管 三棱镜 观察管 分光镜 分光镜原理分析 标度管 ② 明线光谱 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叫明线光谱。明线光谱中的亮线叫谱线,各条谱线对应不同波长的光。 稀薄气体或金属的蒸气的发射光谱是明线光谱。 明线光谱是由游离状态的原子发射的,也叫原子光谱。 每种元素都只能发出具有本身特征的某些波长的光,明线光谱的谱线也叫原子的特征谱线。 2、吸收光谱 2、吸收光谱 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连续光谱)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谱。 发现:各种原子的吸收光谱中的每一条暗线都跟该种原子的发射光谱中的一条明线相对应。 表明:吸收光谱也是原子的特征谱线。 氢 气 的 吸 收 光 谱 氢气 钠蒸气 光谱中产生的一组暗线,每条 暗线的波长都跟那种气体原子 的特征谱线相对应。 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反映出原子结构的不连续性,所以光谱分析也可以用于探索原子的结构。 4、光谱分析 1)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 2)光谱分析法由基尔霍夫开创。 3)优点:灵敏度高。样本中一种元素的含量达到10-10g时就可以被检测到。 因此光谱分析可以用来确定样品中包含哪些元素,这种方法非常灵敏,利用光谱还能确定遥远星球的物质成分. 漆碗:第三文化层(距今6500~6000年). 利用红外光分析其表面,其光谱图和马王堆汉墓出土漆皮的裂解光谱图相似. X射线照射激发荧光,通过分析荧光判断越王勾践宝剑的成分. 光 谱 发射光谱 定义:由发光体直接产生的光谱 连续光谱 { 产生条件: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 发光形成的 光谱的形式:连续分布,一切波长的光都有 线状光谱 { (原子光谱) 产生条件:稀薄气体发光形成的光谱 光谱形式:由不连续的明线组成,不同元素的明线光谱不同(又叫特征光谱) 吸收光谱 定义: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 光谱 产生条件:炽热的白光通过温度比白光低的气体后, 再色散形成的 光谱形式:用分光镜观察时,见到连续光谱背景上出 现一些暗线(与特征谱线相对应) 3、总结各种光谱的特点及成因: 光谱的作用? 二、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