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3.4氢原子光谱 第四节 原子的能级结构.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解析:当用频率为ν0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由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察到三种频率的谱线可知,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了第三激发态,在第三激发态不稳定,又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光子,从第三能级向第一能级跃迁时光子的能量为hν3.从第二能级向第一能级跃迁时光子的能量为hν2,从第三能级向第二能级跃迁时光子的能量为hν1,由能量守恒可得hν3=hν2+hν1,即ν3=ν2+ν1. 答案:B 第四章 原子结构之谜 第三节 氢原子光谱 第四节 原子的能级结构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1.了解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及各个线系. 2.了解原子的能级、跃迁、能量量子化以及基态和激发态等概念. 3.了解原子能量量子化是如何提出来的,理解原子发射与吸收光子的频率和能级差的关系. 4.知道氢原子能级公式,以及能利用能级公式分析一些有关能级的问题. 5.能用原子的能级结构解释氢原子的光谱的不连续性.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按经典理论电子绕核旋转做加速运动,电子将不断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它的能量不断减小,从而将逐渐靠近原子核,最后落入原子核中. 轨道及转动频率不断变化,辐射电磁波频率也是连续的, 原子光谱应是连续的光谱.实验表明原子相当稳定,这一结论与实验不符.实验测得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谱线.氢原子的发光原理是什么,用什么理论来解释氢原子的发光现象?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发光 光谱 原子光谱 不同 指纹 巴耳末公式 分立 不连续 能级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5.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为En=-,n=1,2,3,…其中E1=________,这个最低能级对应的状态称为________,其他状态称为________. 6.处于________的氢原子是不稳定的,它会向________的能级跃迁,跃迁时释放出来的能量以________的形式向外辐射,辐射出来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________. -13.6 eV 基态 激发态 激发态 较低 光子 能量差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知识点1 氢原子光谱 1.原子光谱. (1)概念:原子的气体通电后可以发光并产生固定不变的光谱,这种光谱被称之为原子光谱. (2)规律:①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特定的原子光谱. ②不同的原子,其原子光谱不同,因而,原子光谱被称为原子的“指纹”. (3)应用:可以通过对光谱的分析鉴别不同的原子,确定物体的化学组成并发现新元素.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2.氢原子的光谱. (1)巴耳末系:从氢气放电管可以获得氢原子的光谱,如图所示,在可见光区域内,氢原子光谱有四条谱线,它们分别用符号Hα、Hβ、Hγ和Hδ示.1885年,巴耳末发现这四条光谱的波长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叫巴耳末公式.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3.注意. (1)在氢原子光谱图中的可见光区内,随着波长的逐渐减小,相邻谱线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2)巴耳末线系中的n值越大,对应的波长λ越短. (3)巴耳末公式是由当时已知的可见光中的部分谱线总结出来的,但它适用于整个巴耳末线系,该线系包括可见光和紫外光.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例1 下列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