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税务风险与防范.ppt讲述.ppt

发布:2017-04-01约9.66千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3、销售环节涉税风险 销售包括商品房预售和商品房现售。此环节主要涉及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以及收入的核算与成本的结转。 * * (1)营业税。营业额计算是否准确、完整、及时。 一是销售开发产品收取的价款和价外费用是否记入“预收账款”以外的往来科目,长期挂账不报税。二是否将售房款长期滞留在销售部门,或冲减开发成本、费用或直接转入关联单位,未按规定入账;是否将售房款打入个人储蓄账户或信用卡账户,存在账外收入。三是销售阁楼、车库、地下室,是否开具发票,是否隐匿收入。四是按揭销售,首付款实际收到时或余款在银行按揭贷款办理转帐后,是否未按规定计税;是否将收到的按揭款项记入“短期借款”等科目,不做收入。五是发生视同销售行为,是否申报纳税。 * * (2)土地增值税方面。一是否区分普通住房、非普通住房和商用房,按不同类型的预征率预缴土地增值税;计税依据是否与营业税的计税依据一致。二是是否对达到清算条件的开发项目及时清算;对于分期开发的项目,是否以分期项目为清算单位;对不同类型项目是否分别计算增值额。三是清算时,有关的扣除项目是否真实、准确。 * * (3)企业所得税方面。 一是预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收入是否按预计计税毛利率分季(或月)计算出预计毛利额,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二是开发产品完工后,是否及时结算其计税成本并计算此前预售收入的实际毛利额,同时将其实际毛利额与其对应的预计毛利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年度企业本项目与其他项目合并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三是取得政府的经济补偿或奖励收入、客户放弃的购房定金和没收的违约金、先租后售收取的租金等是否确认收入或冲减成本。四是否扩大期间费用列支范围及标准,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4)扣减计税土地面积时,是否按土地分割单或开具发票且竣工交付作为依据。   (5)对解除买卖合同支付的违约金、无偿赠送个人房屋、赠送礼品等是否代扣个人所得税。 * * 三、加强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 可以提高税收管理的公平性和效率 ??? 税收管理中存在着由于纳税人不能或不愿依法准确纳税而致使税款流失的风险。税收风险管理通过科学规范的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等手段,对纳税人不依法准确纳税造成税款流失的风险进行确认,对确认的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并采取措施处理风险所致的后果。税收风险管理对当前风险的确认,有利于对不同风险程度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加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公平性,提高工作效率;对潜在风险的确认,可以建立税收风险预警系统,加强税源监控、防止税款流失,同时税收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也有警戒提示作用,促进企业遵守税法。 * * (二)可以降低税收征管成本 ??? 对税务机关来说,希望税收收入安全、稳定增长,并要求以最小的税收成本实现税收收入。而税收风险管理能够事先预测并控制由于纳税人不依法纳税而导致的不稳定、不安全,保证税收收入的安全、稳定增长。由于有的放矢、分类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税收征收成本。 * * ?? (一)现行税收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 ??? 市场经济要求税务机关依法征税,但按收入计划任务征税的税收管理体制却与此相矛盾。由于受财政支出刚性增长的制约,我国税收收入计划任务的制定缺乏灵活性,可调整余地较小,不能随经济情况的变化而进行大幅度调整,税收收入计划任务基本上是只能升不能降,而上级又往往把税收收入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衡量、考核下级政府和部门的政(业)绩、实施奖惩的主要依据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定有严格的税务部门的税收任务,而且还要保证地方级税收收入任务。基层人员为了完成各种考核指标和数据而穷于应付,地方政府和部门在有意和无意间由此导致的违背“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税收原则的情况也不可避免地会时有发生。由于税务机关调节税收的做法直接导致企业不按经营实际纳税,这既动摇了税收的根基,又给税收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 四、税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 * (二)执法不规范及税收政策变化快 ??? 法律、法规、规章中赋予税务机关过多的自由裁量权,纳税人即使具有较为充分的理由,税务机关也可以利用“税法解释权归税务机关”加以否定,从而使纳税人的税务风险大大增加。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变革时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税务法规变化过快,临时性规章较多,税收政策不够稳定,加之信息传输渠道不畅通,难以让纳税人及时准确掌握。如果企业不及时跟进调整自己的涉税业务,就会使自己的纳税行为由合法转变为不合法,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如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后,原享受15%优惠税率的外资企业若不按新法规定进行过渡期调整,继续使用原来的优惠税率则构成偷税,给企业带来税收风险。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