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章 噬菌体、第四章 遗传与变异.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接合(conjugation) 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 接合性质粒:能通过接合方式转移的质粒称为接合性质粒,F质粒、R质粒、Col质粒等。 F质粒的接合 Donor Recipient F+ F+ F- F+ F- F+ F+ F+ F+ 3、转导(transduction) 由噬菌体介导,将供体菌的DNA片段转入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 普遍性转导(general transduction) 局限性转导(restricted transduction) 普遍性转导 前噬菌体从溶原菌染色体上脱离,进行增殖,在裂解期的后期,噬菌体的DNA已大量复制,装配时可能会发生装配错误,误将细菌的DNA片段装入噬菌体的头部,成为一个转导噬菌体。转导噬菌体能以正常方式感染另一宿主菌,并将其头部的染色体注入受体菌内。 被包装的DNA可以是供体菌染色体上的任何部分。 供体菌 受体菌 转导噬菌体 细菌DNA 噬菌体DNA 完全转导 流产转导 局限性转导restricted transduction 溶原期时,噬菌体DNA整合在细菌染色体特定部位,噬菌体DNA发生偏差分离,将自身的一段DNA留在细菌染色体上,而带走了细菌DNA上两侧的基因。当其转导并整合到受体菌中,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某些遗传性状。所转导的只限于供体菌上个别的基因。 又称特异性转导, 所转导的只限于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 Specialized transduction 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区别 区别要点 普遍性转导 局限性转导 介导的噬菌体 毒性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 转导的遗传物质 供体菌染色体DNA任何部位或质粒 噬菌体DNA及供体菌DNA的特定部位 结果 完全转导或流产转导 受体菌获得供体菌DNA特定部位的遗传特性 4、溶原性转换( lysogenic conversion) 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以前噬菌体的形式与细菌基因组整合,使宿主菌成为溶原性细菌,从而获得由噬菌体基因编码的某些性状。 e.g., Diphtheria toxin (Corynebaterium diphtheriae) 转移和重组方式 基因来源 转移方式 transformation 供体菌 直接摄取 conjugation 供体菌 性菌毛 transduction 供体菌 噬菌体为载体 lysogenic conversion 噬菌体 整合 5、原生质体融合 将细菌的细胞壁去除形成原生质体,然后在聚乙二醇(PEG)作用下使两个原生质体细胞发生融合。融合的二倍体细胞可以短期生存,在此期间,染色体可以发生基因的交换和重组,获得多种不同表型的重组融合体。 第 四 节 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实际意义 影响细菌学诊断 耐药性变异使治疗困难 毒力变异用于制备减毒活疫苗 * * * * 变异(variation):在某种情况下,子代与亲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差异。(物种进化) 分为遗传变异 genetic variation 表型变异 phenotypic variation 遗传变异 表型变异 基因改变 + - 遗传性 + - 外界环境 - + 可逆性 - + 变异幅度 个别细胞 群体 细菌的变异现象 (一)形态变异 (二)特殊结构变异 (三)毒力变异 (四)耐药性变异 (五)菌落变异 (一)形态变异 3-6%NaCl鼠疫耶氏菌 多形态性???????? 陈旧培基物 青霉素、溶菌酶正常形态细菌 L型变异 抗体或补体 (二)特殊结构的变异 普通培养基生长或传代 肺炎链球菌 无荚膜 (Ⅲ)致病 (Ⅱ)不致病 ? 42-43℃炭疽杆菌 失去形成芽孢能力, 毒性降低 10-20天 变形杆菌 0.1%石炭酸 迁徙生长(H) 点状生长(O) (三)菌落变异 在陈旧培养基中长期培养光滑型菌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