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三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第四章╲t噬菌体.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压蒸汽灭菌器 滤器和层流室 (一)高效消毒剂(high-level disinfectants)杀芽胞 1.含氯消毒剂;2.过氧化物消毒剂; 3.醛类消毒剂;4.环氧乙烷 (二)中效消毒剂(intermediate-level disinfectants)杀繁殖体 1.含碘消毒剂;2.醇类消毒剂 (三)低效消毒剂(low-level disinfectants)杀多数繁殖体 1.季铵盐类;2.氯已定;3.高锰酸钾 第三节 消毒灭菌的运用 (一)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 1、高危器械物品 用时需进入无菌组织的物品。所有这些物 品都应该灭菌。 2、中危器械物品 用时不进入无菌组织,但接触黏膜的器械。 采用消毒即可。 3、低危器械物品 只接触未损伤皮肤,但不进入无菌组织和 不接触黏膜的物品。一般用后清洗、消毒即可。 4、快速周转的医疗器械 (二)室内空气消毒灭菌 1、物理消毒法 ① 紫外线照射(1.5W/m3,1h)最常用; ② 滤过除菌:空气通过孔径小于0.2μm的高效 过滤装置以除去细菌和带菌尘埃 2、化学消毒法 包括化学消毒剂喷雾和熏蒸: ① 过氧乙酸喷雾、熏蒸; ② 过氧化氢喷雾; ③ 二氧化氯溶液喷洒; ④ 中草药点燃烟熏。艾叶 一、微生物的种类 真菌、细菌繁殖体、病毒、芽胞 二、微生物的物理状态 三、微生物的数量 四、消毒剂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 如表面活性剂 G+ 五、温度 一般温度升高可提高消毒效果 六、酸碱度 戊二醛+碳酸氢钠 七、有机物 第五节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biosafety)是生物技术安全 (safety of biotechnology)的简称。 狭义: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及转基因生物 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 在的危害。 广义: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 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病原微生物所致的安全问题,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 安全隐患、生物武器、生物恐怖、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等,也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现实的生物安全问题。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是防扩散和防感染。 ????关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我国法令包括对病 原微生物的分类管理,对实验室的分级管理,实验室感染 的控制以及监督和法律责任等。? 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 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三类:能够引起人或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 动物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 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 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包括:各型肝炎病毒、疱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 毒、破伤风梭菌等275种。 第四类: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如小鼠白血病病毒等。 第一类、第二类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级 一、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三、四级实验室才能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生物安全 噬菌体 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 微生物的病毒。 特点: ★ 个体微小,可通过细菌滤器; ★ 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衣壳(蛋白质)和核 酸组成; ★ 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殖,专性 胞内寄生。 ★ 分布极广。 Section 1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acteriophage第一节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噬菌体有三种 基本形态,即蝌蚪 形、微球形和细杆 形。大多数噬菌体 呈蝌蚪形,由头部 和尾部组成。 2.化学组成 蛋白质:构成头部衣壳和尾部,保护核酸。 核酸:DNA或RNA,多数DNA噬菌体的DNA 为线状双链,多数RNA噬菌体的RNA 为线状单链。 第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