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2015届高三生物第三次联考试题剖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北省衡水市2015届高三生物第三次联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5分, 每小题1.共60分)
1.右图为DNA分子的平面结构,虚线表示碱基间的氢键个数。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
B.含腺嘌呤30%的样品
C.含腺嘌呤17%的样品
D.含胞嘧啶15%的样品
2.科学家将含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α抗胰蛋白酶的奶。这一过程没有涉及到()
A.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B.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C.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D.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
3.DNA双螺旋结构分子外侧的两条长链组成()
A.由磷酸和碱基交互连接而成 B.碱基和脱氧核糖交互连接而成
C.磷酸和脱氧核糖交互连接而成D.核糖之间连接而成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的是()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DNA是遗传物质D.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5.一位正常指聋哑人的父亲是短指,母亲为正常指,父母都会说话,已知短指(B)对正常指(b)显性;会说话(D)对聋哑(d)是显性。问正常指聋哑人父母的基因型以及正常指聋哑人是由哪种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来()
A.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 B.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
C.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D.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
6.右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Ⅰ-2无乙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I-3号是纯合体的概率是1/8
C.乙病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设Ⅱ-4与一位正常男性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3/8
7.有关基因突变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的根本来源
B.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同时产生新的基因型
C.A基因可以突变成a、、3……, 同样a基因也可以突变成A1、A2、A3……
D.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并一定能改变生物的性状
8. 如右图是设想的一条生物合成途径的示意图。若将因基因突变而缺乏某种酶的微生物置于含物质X的培养基中生长,发现该微生物内有大量的M和L,但没有Z,试问基因突变影响到哪种酶的合成()
A.E酶 B.B酶
C.C酶D.A酶和D酶
9. 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
A. 基因重组,不可遗传变异
B.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C. 基因突变,不可遗传变异
D.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10.黑色素细胞瘤为皮肤恶性肿瘤,其发病与H基因有关。H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增殖。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H基因,当两个H基因同时突变时,会产生突变蛋白引起黑色素细胞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H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 B.H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
C. 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实质D. 突变蛋白可以延长细胞周期
1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 H2CO3/NaHCO3 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 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 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12.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激素、氨基酸、蔗糖等有机物是内环境的成分
B. 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
C.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D. 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保持不变
13. 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 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14.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 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
C. 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D. 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15. 如右图,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中,通过的人体内环境名称依次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