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B卷..doc

发布:2017-01-11约1.16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北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次月考 高 三 年级 生物 试题 B卷 考试时间 90 试题分数 90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如图为水分进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取细胞膜时,可用图1中所对应的外界溶液 B.图1中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大致相等 C.提取血红蛋白时,可用图3中所对应的外界溶液 D.将去除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放入蒸馏水中,最终将出现类似图3所示的结果 2.为探究茉莉酸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结果 NaCl 茉莉酸 ①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②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③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 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 A.NaCl对茉莉酸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浓度增大,液泡体积变小 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胡杨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水和失水 3.下列有关膜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罗伯特森提出电镜下细胞膜是亮—暗—亮的结构 B.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C.被动运输有的也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 D.温度不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4.右图是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从图中能得出(  ) A.图中S代表载体蛋白,C代表离子 B.膜外一定是高浓度,膜内一定是低浓度 C.这种物质的跨膜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因为有C和能量的参与 D.图中C的移动方式是错误的,它应是固定不变的 5.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 管腔中Na+→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中Na+→组织液 A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B 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 C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D 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6.下列有关细胞中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麦细胞核中转录产生的mRNA通过胞吐进入细胞质 B.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C.午餐后氨基酸以被动运输方式进入人小肠上皮细胞 D.血液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血红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 7..如图表示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有关的图例或曲线。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只有在氧气存在时才会发生方式①④的物质运输 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通过方式①⑤进出细胞 C.只有方式③⑥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③⑥的运输方式只能发生在活细胞中 8.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如图为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以图中甲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进行 C.丙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对于维持活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D.胆固醇跨膜运输以甲的方式进行是因为A物质的缘故 9.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a、b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可推测(  ) A.ab B.a=b C.ab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适合该酶的保存 B.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C.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D.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11. 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物质a可以是蔗糖也可以是乳糖,该过程为吸能反应 B.图甲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其化学本质与无机催化剂相同 C.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PH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PH>曲线②PH>曲线③PH D.不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12.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可以得出酶具有专一性 B.图一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酶数量(浓度)有限 C.图二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数量(浓度)有限 D.图三可以得出pH较小或较大时反应速度较慢,最适PH下底物剩余量最小 13.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不能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不能验证酶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