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防霉去毒措施.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防霉去毒措施
□高洁文/文
污染,霉菌在适宜条件下大量繁
摘 要 在食品卫生的污染因素中,生物毒素对食品的污 殖并产生毒素;如果动物长期食
染是最严重的污染之一,而黄曲霉毒素则因其对人、畜肝脏的 用含有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饲料,
剧烈损害而名列生物毒素毒性之首。 动物肝脏则会受到伤害,肝功能
本文论述了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防霉去毒措施。 也会下降,从而导致动物的免疫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食品污染 防霉去毒 力降低,易受有害微生物的感染。
黄曲霉毒素不仅能使奶牛的产奶
量下降,而且会使牛奶中也含有
食品卫生问题是食品安全的首要问题。在食品卫生的 黄曲霉毒素。
污染因素中,生物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是最严重的污染之一, 防霉去毒措施
而黄曲霉毒素则因其对人、畜肝脏的剧烈损害而名列生物毒
1.防霉
素毒性之首。
霉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气
黄曲霉毒素的特性 温、湿度、氧气及粮食作物的含水量。如能控制其中之一,即
1.黄曲霉毒素是同类多种毒素的统称。最主要的成分为 可达到防霉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最有实际意义的做法是控制
黄曲霉毒素B、B、G及G四类。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黄曲 粮食作物水分。在收获脱粒后,迅速使其干燥,如能在2~4天
1 2 1 2
霉毒素B、B发蓝色荧光,黄曲霉毒素G、G发绿色荧光,其 内使稻谷含水量降到14%以下,玉米降至13%以下,花生降
1 2 1 2
中以黄曲霉毒素B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 至9%以下,即可防霉。此外,在收获、储藏及运输过程中,应
1
2.黄曲霉菌肉眼看来往往是绿色的,而黄曲霉毒素纯品 防雨淋或水浸,以免粮食发热霉变。同时,保持粮粒及花生外
却是无臭、无味、无色的结晶,耐高温。黄曲霉毒素B的分解 壳的完整,对防止霉菌污染也有一定的作用。
1
温度为268℃,所以,食物一旦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中的 2.去毒
黄曲霉毒素能抵受一般的烹调过程,不易分解。紫外线对低浓 要保证粮油食品的安全,在预防为主的基础上,应加强食
度黄曲霉毒素有一定的破坏性,用5%次氯酸钠处理,可以使 品卫生监测,限制黄曲霉毒素在食品中的含量。GB2761-2005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规定了黄曲霉毒素B在各类食品中的
之完全破坏。 1
限量,指标见表1:
黄曲霉毒素的分布及产生
表1
黄曲霉毒素是二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它存在于土壤、动
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玉米中。大豆、稻谷、通心粉、 食 品 限量(MLS)/(μg/kg)
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 玉米、花生及其制品 ≤ 20
毒素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和湿度,最 大米、植物油(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