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K51+492盖板涵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7-05-18约6.77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K51+492钢筋砼明板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招标文件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041/TF50-2011)。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2004)。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二、工程概况 由我部所承建的K51+492明板涵,涵洞轴线与路中线法向夹角为0度。净跨径为4.00m,涵长为24.50m,基础采用C30砼,台身采用C25砼,盖板采用C30钢筋砼,要求基底容许承载力[σ0]≥0.2MPa。 主要工程数量: a.C30砼基础:151.90 m3; b.C25砼台身:224.80 m3; c.C30砼台帽:25.00m3; d.C30砼盖板:34.20m3; e.盖板钢筋:8.18t; f. C25砼八字墙墙身:89.25m3; g. C25砼八字墙基础:45.45m3; h.基底换填三七灰土:421m3。 三、施工工期及施工准备 1、施工工期:2014 年 6 月 25 日~ 2014 年 8 月 2 ,总工期为39 天。 2、施工现场准备 该涵洞砼采用拌合场集中拌合,该段路基内施工便道已拉通。施工有关人员已经按要求全部到位,施工中所需的各种机具设备已全部到位且已调试完备。 主要人员一览表 编号 姓名 职务 备 注 陆书印 工程部长 工程师 黄国佑 质检工程师 高 工 谢军峰 测量工程师 工程师 刘红艳 检测工程师 高 工 胡小勇 环保工程师 高 工 王磊 专职安全员 助 工 施工班组安排: 工种 模板班 钢筋班 砼班 养生 勤杂、保安 队务管理 合计 人数 8 10 10 2 3 2 35 主要机械、设备及仪器: 序号 名称规格 数量(单位) 序号 名称规格 数量(单位) 1 砼搅拌机 1台 9 钢管 10T 2 发电机组 1台 10 砼罐车 2台 3 钢筋切割机 1台 11 全站仪 1台 4 弯筋机 1台 12 水准仪 1台 5 电焊机 1台 6 平板钢模板 200m2 7 插入式振动棒 4台 8 试验仪器 1套 4、材料及试验准备 施工中各种材料已按要求进行了试验检测,无不合格材料;施工中所需各种配合比已完成,各种材料已按要求堆放至拌和场,材料数量可满足施工要求。 5、测量放样准备 已测出该盖板通道地面标高及实地放出各施工点位置。 四、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施工方案 根据涵洞所处地理位置,结合我部现有设备,基础土方采用机械开挖结合人工修整的施工方法,砼采用拌合场集中拌和,水泥罐车运送。所有砼外露部分均采用钢模板;基础、墙身采用现浇砼,盖板采用预制. 2、施工方法 测量放样→基础开挖、修整到设计标高→灰土换填→基础垫层→制安钢筋、装模浇筑基础部分→台身制安钢筋、装模、浇筑→涵底铺砌→预制盖板安装→装模、浇筑八字翼墙→台背回填。 (1)基坑开挖 根据该涵洞的地质情况,土方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修整的方法进行施工。机械开挖至离基底10cm~20cm后再用人工修整至设计标高,基坑两侧加宽50cm以便装拆模板和支撑,并根据土质、地下水位等,予以放坡或支护加固。如基坑内有水,必须在基槽内挖排水沟、集水井进行临时排水,保证基底干燥。基底凡松动的石块一律用风镐或铁撬清除,局部坑洼以砼填平。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进行触探和标高检测,待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基底换填三七灰土施工 1、下承层施工:因基底为含水率较高的粉质粘土,故下承层及基底施工完毕后,无须碾压,验收即可。如土过湿,为防止换填过程中基底出现“橡皮土”现象,可适当晾晒1~2天。2、施工放样:在施工现场附近引临时水准点,每隔20m钉出中线和边线桩,并在桩上标注出虚铺厚度标高,拉工程线作为基准线,控制填筑高程。3、备料:⑴、采集土前,应先将树木、草皮、杂土等杂物清除干净。⑵、土中的超尺寸颗粒应予筛除或进行粉碎后使用。⑶、不得将不同土体一起采集。⑷、土体和白灰均应过筛,过筛后的土体粒径不得大于15mm,石灰粒径不得大于5mm,且不应夹有石灰块或含有过多水分。4、土料和石灰的拌和⑴、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铲车拌合(一铲灰两铲土)。⑵、灰土的配料必须严格按体积比3:7进行配置。⑶、灰土拌和必须均匀,颜色要一致,并控制好灰土的含水量,达到用手紧握成团、用指轻捏即碎为最佳。若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湿润,气温较低时,可允许撒盐水。⑷时值冬季,土体严谨有冻块儿掺入。5、整形:⑴、三七灰土拌和均匀后,应立即用铲车配合人工进行初铺找平,依照工程线和边桩控制虚铺高度。⑵、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