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础工业工程 第五章.ppt

发布:2015-09-14约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五章 作业分析 一、人机操作分析 (一)人机操作分析的意义和目的 (二)人机操作分析的工具——人机操作图 1. 画法 2. 两个概念 操作周程 操作单元 人员利用率 = 6/10 = 0.6 机器利用率 = 6/10 = 0.6 人员利用率 = 6/8 = 0.75 机器利用率 = 6/8 = 0.75 人员利用率 = 6/6 = 100% 机器利用率 = 6/6 = 100% (三)闲余能量分析 闲余能量——是指人员或机器的空闲时间。 分析机器或人员的闲余能量,就是采取措施,减少 机器或人员的空闲时间,提高利用率。 一个工人所能看管的机器数量: t + M N = t N——一个工人操作的机器数; t——一个工人操作一部机器所需要的时间(包括从一 台机器 走到另一台机器的时间); M——机器完成该项工作的机动时间。 举例: 某工人操作设备加工某产品,作业程序及时间值如下:装夹零件需要用3分钟、机器自动加工7分钟、卸下零件2分钟,假如机器加工完毕后能够自动停止,在不考虑工人从一台机器行走到另一台机器的移动时间情况下,问工人能够看管几台设备,画出人机操作图。 ? 机器 1 机器 2 人员 自动加工 被装夹零件 被拆卸零件 装夹机器 1 零件 拆卸机器 2 零件 装夹机器 2 零件 空闲 拆卸机器 1 零件 被拆卸零件 被装夹零件 自动加工 自动加工 时间 3 分钟 7 分钟 2 分钟 人机操作图 N=(t+M)/t = (5+7)/5 = 2.4(台) 二、联合操作分析 (一)目的意义 在生产过程中,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人员同时对 一台设备(一项工作)进行操作的情况,称为联合操 作作业。 联合操作分析可达到以下目的: 发掘空闲与等待时间; 使工作平衡; 减少周期时间; 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 合适的指派人员与设备; 决定最合适的方法。 (二)联合操作分析工具——联合操作分析图 画法 与人机操作分析图的画法基本相同。 举例 某仓库内老张、老王的工作是将箱子搬到转运板上,两人各负责一张转运板,每人摞满一个转运板需要6分钟,然后由堆垛机将转运板上的箱子进行码垛,一个循环需要3分钟,在一个循环中,堆垛机将盛满箱子的转运板送过去,将另一块空转运板带回来。 老张 老王 时间 堆垛机 装板 1 装板 2 空闲 运板 2 运板 1 装板 1 空闲 空闲 装板 2 空闲 空闲 运板 2 运板 1 空闲 装板 1 空闲 装板 1 空闲 装板 2 空闲 装板 2 空闲 空闲 运板 2 运板 1 空闲 运板 2 运板 1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老张 老王 时间 堆垛机 装板 1 装板 2 空闲 运板 2 运板 1 装板 1 空闲 空闲 装板 2 空闲 空闲 运板 2 运板 1 空闲 装板 1 空闲 装板 1 空闲 装板 2 空闲 装板 2 空闲 空闲 运板 2 运板 1 空闲 运板 2 运板 1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老张和老王一起装 时间 堆垛机 装板 2 运板 2 运板 1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装板 1 空闲 装板 3 装板 2 装板 1 运板 3 运板 2 运板 1 运板 3 装板 3 装板 2 装板 1 装板 3 装板 2 装板 1 装板 3 运板 2 运板 1 运板 3 运板 2 运板 1 运板 3 三、双手操作分析 (一)目的作用 1. 研究双手的动作及其平衡; 2. 发掘“独臂”式的操作; 3. 发现伸手、找寻等笨拙而无效的动作; 4. 发现工具、物料、设备等不合适的放置位置; 5. 使动作规范化。 (二)双手操作分析的工具——双手操作分析图 1. 画法 D 表示操作,伸手、握取、使用、放置等动作。 表示搬运、手移动的动作。 表示检验。 表示手的停顿、等待。 表示手持住工具、工件或材料等。 工作地布置图 轴 轴套 尺子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