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础工程,第五章.ppt

发布:2017-04-21约字共9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礎工程;5.1 緒論;5.1 緒論;5.1 緒論;5.1 緒論;5.1 緒論;5.2 靜止側向土壓力;5.2 靜止側向土壓力;5.2 靜止側向土壓力;基於Brooker和Ireland的實驗結果,正常壓密黏土 之Ko值與塑性指數(PI)之關係,可近似地表為: 和 若為過壓密黏土時: ;圖5.2(a)中,牆每單位長度所承受的土壤總力Po, 可從圖5.2(b)中之壓力圖面積獲得,如下 至於,合力Po之作用線位置,可取牆底為力矩中 心,以彎矩平衡關係求得,亦即: ;σ‘h和u隨深度之變化如圖5.3(b)所示;因此,作用 於牆上單位長度的總作用力,可清楚地由壓力圖面 積決定,如下: 所以 ;5.2 靜止側向土壓力;5.3 Rankine主動土壓力 ;基礎工程,第五章,第178頁 ;觸及摩爾-庫倫破壞包絡線之圓,即圖5.4(b)中之圓 c,它代表土體中破壞之情況;此時水平應力等於 σa,即稱之為Rankine主動壓力(Rankine active pressure)。如圖5.4(a)所示。 參考公式(1.67),可知觸及摩爾-庫倫破壞包絡線之 摩爾圓,其主應力公式為: 圖5.4(b)中之摩爾圓c, 最大主應力:σ1 = σo 及        最小主應力:σ3 = σa;因此 或 ;由壓力分布狀態顯示,當z = 0時,主動土壓力等於 ,此即為張應力(tensile stress),而張應力的大小將隨深度而減少,當深度在z = zc時,張應力等於零,意即: 及 因為土壤之張應力,將成為沿牆與土壤接觸面產生 裂縫的原因,所以zc通常稱為張應力裂縫深度 (depth of tensile crack)。;因此,於張力裂縫發生前,牆單位長度總Rankine 主動作用力為: 張力裂縫發生後,作用於牆上單位長度之力,僅由 深度z = zc至z = H間分布之壓力所造成,如圖5.4(c) 中畫有線條之面積部分,此力之大小可表為: ; ;5.3 Rankine主動土壓力;例題5.1─題目;已知: ψ‘ = 26°,所以 參考圖5.4(c) 當z = 0時: 及 當z = 6m時: ;(1)發生張力裂縫前之主動作用力:依公式(5.13) 由壓力圖面積取牆底為力矩中心,則可求得合力作用 線之位置,即 因此 ;(2)發生張力裂縫後之主動作用力:依公式(5.12) 使用公式(5.14),可得 圖5.4(c)顯示,Pa= 38.25kN/m的壓力為影線三角形 之面積,因此,合力作用線將位於距牆底高度z=( -zc)/3處,即: ;例題5.2─題目;例題5.2─解答;例題5.2─解答;例題5.2─解答;5.4 傾斜回填土之Rankine主動土壓力;5.4 傾斜回填土之Rankine主動土壓力;Coulomb於1776年發表──計算粒狀回填土擋土牆 之側向土壓力理論,此理論則將牆面上之摩擦力考 慮在內。 為了應用Coulomb主動土壓力理論,讓我們考慮一 牆背面與水平面成b傾斜角之擋土牆,如圖5.7(a)所 示,牆後回填土之粒狀土壤與水平面成a角的坡 度,而δ‘則為牆與回填土間的摩擦角(亦即牆摩擦 角)。 ;5.5 Coulomb主動土壓力 ;欲求此情況下之主動作用力,考慮土壤之可能破壞 土楔ABC1,作用於此楔(垂直於圖中斷面之單位長 度)上之各力如下: 1. 土楔本身的重量W。 2. 沿BC1面上,正向力與抗剪力之合力R,此力與 垂直BC1面之法線成ψ角。 3. 牆單位長度之主動作用力Pa,Pa與垂直牆背之 法線成δ角。 由平衡的觀點,可繪得力之三角形,如圖5.7(b)。 ;依此得出之Pa極大值,便是Coulomb的主動作用力 (參見圖5.7之頂部),可用下式表之: 式中   ;5.6 Rankine被動土壓力;5.6 Rankine被動土壓力;5.6 Rankine被動土壓力;5.6 Rankine被動土壓力;5.6 Rankine被動土壓力;例題5.3─題目&解答;例題5.3─解答;例題5.3─解答;5.7 Rankine被動土壓力:傾斜回填土 ;5.8 Coulomb被動土壓力 ;5.8 Coulomb被動土壓力 ;5.9 計算Coulomb土壓力時對假設破壞面之評論 ;5.10 擋土牆各部分的比例大小 ;5.10 擋土牆各部分的比例大小 ;5.13 擋土牆的穩定性 ;5.13 擋土牆的穩定性 ;5.14 傾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