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七.doc

发布:2017-01-12约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 指名拼读”登”,要求读后后鼻音。教学登字头,指名拼读”鹳”。 3、解题。 登,是登上的意思。鹳雀是一种鸟儿,样子像鹤。在山西省永剂县有一座楼,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称这座楼叫”鹳雀楼”。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 1、投影出示课文内容,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范读。 三、理解诗句。 学习一、二行。 1、指名读,理解意思。 2、出示课文图,设置情境: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诗人在黄鹤楼上看到了什么?(太阳、青山、黄河)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它会怎样落下去呢?课文中哪个次是”靠着”的意思。(依) 引导学生理解”尽”,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傍晚,一轮太阳挨着群山缓缓沉落,滔滔的黄河水奔腾咆哮着向大海流去。 3、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三、四行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2、指名读三四行。 3、理解: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就是看到了更远的地方。更:再。 4、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登上高一层楼。 练说全诗的意思。 四、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讲些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五、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生字书写。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生字书写。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登,指名分析字形,说说偏旁名称。 2、指名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引导用生字组词。 楼(楼层高楼楼房钟楼) 依(依靠依依依山傍水) 尽(尽头用尽尽力穷尽) 入(进入入门出入) 穷(穷尽贫穷穷苦) 3、教学字形。 指名分析字形,说说记忆方法。 讲解”欲、登、楼”的笔顺。 4、指导书写。 5、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抄写。 山白日千里目 海黄河一层楼 2、根据诗意说出诗句。 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了。() 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再登上一层楼。() 招商引资工作方案10篇 招商引资工作方案 招商引资工作方案: **年是我县实施“开放兴县”战略的关键一年。为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竞争中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跨越发展,实现进位赶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紧扣“落实年、突破年”总要求,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贸强县、开放兴县”三大战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持之以恒抓招商、优结构、搭平台、促发展,加快打造“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地、文化生态旅游新高地、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地”,全力谱写“生态**、活力**、幸福**”新篇章。 工作思路:实施中心项目带动战略,以“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为总抓手,始终坚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以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要客商为主线,整合资源,创新方式,全力全速推动产业招商、专业招商、资本招商、资源招商,提升招商实效。 二、任务目标[由整理] ――在招商引资总量上实现新突破。全县力争实际到位县外资金50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000万美元。 ――在招商引资体量上实现新突破。全县力争引进过亿元产业项目35个,其中过十亿元工业项目2个。 ――在招商引资质量上实现新突破。着力引进央企、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知名企业等战略投资者;着力招引支撑潜力强的工业项目、核心竞争力强的“高、大、外”项目、对地方财政贡献大的税源项目,在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 三、工作措施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新突破。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正把解放思想落实到招商引资上项目上,统一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树立与大开放、大招商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既要看到自我的优势和长处,更要看到不足和压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