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够朗读课文、通过文字描述和自己的想象,感受盘古的高大形象,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3、具有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点评:1、教学目标清晰、具体,“理解课文内容,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够朗读课文、通过文字描述和自己的想象,感受盘古的高大形象,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这些要求,便于教学效果的检测。2、“具有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这一要求,由本课跃伸到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的这一自然就应有,而有些老师却忽略的要求,体现了对语文本学科内在的对学生极具影响的作用的重视。)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制作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
2、搜集能体现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带。
【教学过程】
一、解读课题
预设:
师:齐读课题。
生:盘古开天地
师:读课题有讲究,看谁能按老师的要求读好?怎样读,就回答了“谁”开天地?
生:盘古开天地(学生朗读时强调“盘古”)
师:怎样读,能回答盘古“干什么”?
生:盘古开天地(学生朗读时强调“开天地”)
(点评:课伊始,就从对课题的探究入手,引导学生具有抓住重点字词理解题目和根据题目思索文章内容的意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审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相信,这样长久下去学生写文章时的审题能力会在无意识的引导中得以提升。)
二、创设情境,渲染神话意境。
1、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预设:
师:想不想感受一下盘古劈开天地的神奇?
生:想!
师:大家闭上眼睛,准备好了吗?(教师配乐描述)现在我们进入了时光隧道,回到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音响:爆裂、熔岩滚滚)
(开始学生双眼紧闭,听得很投入。听到音响后,学生有的不禁睁开眼睛,有的捂住了耳朵……)
师:怎么样?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踊跃:仿佛看到一个巨人正拿着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仿佛看到天地分开后,轻的东西往上升,重的东西往下落……
(点评: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闭眼听音响——老师伴着悠悠的音乐生动地描述,学生仿佛进入了奇妙的神话世界中;一声巨响,学生如临其境,想象着着盘古开天地的力量以及天地分开时的神奇。用心来感受——感受漆黑一片的世界,形象在这其中盘古开天地的神奇。此环节中的情境创设简洁自然,极富神话特色,给予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在脑海中浮现生动形象的画面,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朗读“盘古劈开天地”一段奠定基础。)
2、感情朗读
师:书上哪个自然段写了盘古开天地的情景?
(学生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师进行指导。)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开天劈地)
(二)表演课文,感悟形象
师:尽管这样难,盘古无所畏惧,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怎么做?
生: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看老师写字(板书:顶天蹬地)
师:孩子们,我们也来做做这顶天立地的盘古稍有分心,天地将再次闭合,世界将永远暗无天日!(生: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老师问你,你实话告诉老师,这样顶天蹬地,感觉怎么样?(生:好累,手、头酸)
师:我感觉到了盘古脖子很酸了,脚很痛了,他快要撑不住了……
此时此刻的盘古在想些什么呢?
生:为了后代我不能放弃。
生:如果放弃了,天地又会混沌一片。
师:是呀,这些困难都动摇不了盘古心中坚定的信念,一万年过去了,盘古怎么做?读
生: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十万年过去了,
生: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百万年过去了
(学生为之感动,情绪激昂。)
(点评:在学生感悟课文基础上,进一步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让学生当盘古,感受这位英雄顶天立地的不容易,边想象边朗读,学生三次朗读,情感会一次比一次强烈,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一次比一次高大。此时,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老师一步一步具有激情、撼动人心的语言,加上激情的朗读足以调动学生所有的情感,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心中,并与之情感共鸣。)
(三)想象画面,发散思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