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doc

发布:2017-01-09约2.58万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8课《盘古开天地》 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所在的这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   为专题,本文想象丰富奇特,气魄极大,朴素的解释了宇宙的起源。它围绕一个“变”字,先写天地的形成,而后着重写盘古运用他的力量和智慧“开天辟地”。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要使学生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一些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课外阅读基础。而本课又是孩子们喜欢的神话故事,文中神奇想象的语句,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课时目标:  1、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2、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激起阅读神话传说的兴趣。 设计理念:  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轴,挖掘语言训练点,多渠道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并积累优美的语言。 一、回顾导入,讲述大意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混沌的宇宙中,盘古沉睡了10万8千年,有一天,他突然醒了,接下来,故事会怎样发生呢?谁能按顺序简单的讲讲这个神话故事?  2、指名讲故事大概内容。故事先写宇宙混沌一片,接着盘古用斧子劈开天地,然后用头顶天,用脚蹬地,使天地成形,最后化为万物,有了美丽的宇宙。  3、你们讲的真好。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神话故事,仔细读课文,读懂这个故事。 二、研读,感受盘古的英雄形象 (一)1、自由读2-5节,如果把一篇文章能读成一句话,那么这篇神话能读成哪句话?画出来。      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指名读    2、如果你能把这句话读成一个词,就更了不起了,从这句话中,你能读出哪个词?      板:创造      指导读好创造这个词    3、再读重点句,    4、存疑:盘古是怎样去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呢? (二)第二节,边读边思考:   1、你知道了什么?在带给你体会的句子上就做上记号。     (很多同学都做上了记号,做记号,表明你在思考,善于抓住重点字词,关键句子)     交流用最简洁的一个字来回答。板:难   2、哪些词句带给你这种体会?读给大家听一听。    1)、出示:他见周围…………      预设:我从劈字看出,很难,因为要用力板难劈      你能抓住动作来体会,能把她用力劈的情境读出来吗?      生读:你抡的是一把小斧子,只能劈柴,不能劈天。      你这样能劈的开天吗?――猛劈      师指导朗读    2)、出示句子:只听一声巨响,…………      预设:从“渐渐、慢慢、缓缓”知道天分开很难      师:把这种难(分)板:读出来(指导读得慢、艰难)      读着读着,文中有几对反义词,你发现了没有?      点红反义词      指浊:你见过哪些东西是浊的?……      是的,一般来说,浊的东西是我们看到的混的,稍微要重一点,清的东西会往上升,这两种不同的东西你能通过读,让我不需要眼睛,只靠耳朵就能辨别出来吗?指名读      听出来了,轻的东西读得轻,向上飘的感觉,重的东西读得重,好像往下沉,      齐读句子。 (三)自由读第三节:思考用哪个字来概括这件事?    板:累  1 示句子: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    预设:我从“头顶着天,脚蹬着地“知道他很累,因为……    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板书:顶天蹬地    看图:这就是盘古顶天蹬地的画面,谁能像他那样做一做。    指名上台表演。指导用力蹬,这样才可以读得用力。    问学生要不要休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