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8课时) 导入新课: 通过本章学习,你将: 了解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函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的含义和它们对总需求水平所起的作用; 知道总需求与总供给如何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以及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是如何变动的; 了解乘数原理; 了解IS—LM模型; 说明总需求或总供给的变化会导致物价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 。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均衡的实现过程;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函数; 在总供给既定时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 乘数的含义与计算; 总供求模型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 IS—LM模型。 本章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均衡及其实现 总支出函数 乘数理论 总供求均衡 IS—LM模型 第一节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二、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函数 三、总支出函数和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第一节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一)假设条件 1、国民经济中只存在两个经济部门:居民和厂商 2、国民经济只受需求约束 3、投资仅以厂商为主体 4、储蓄仅由居民进行 5、利率水平既定 6、价格水平不变 7、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收入相等 8、不考虑技术进步、周期等长期因素 一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总供给(AS) (1)概念:是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出来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的数量总和,也就是一个经济社会的总产出,其市场价值总和构成该社会这一时期的GDP总量。 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二)总需求、总供给与宏观经济的均衡 4、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S=I(储蓄=投资)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条件: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Y=总收入AS=总支出AE 总收入AS= C+S 总支出AE=C+I 因此, S=I 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三)总需求决定总供给 1、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中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互作用 凯恩斯认为:总需求起决定作用,即总需求决定了总供给,均衡的国民收入是由总需求决定的(短期分析,适用于宏观经济的年度间运行情况分析) 2、现实依据: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 (四)宏观经济均衡的实现过程 宏观经济均衡是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当经济中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即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时,宏观经济就实现了均衡。可用右图说明宏观经济均衡的实现过程。 二、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函数 1、消费函数:反映消费与国民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数学关系式。(同向变动) 2、消费函数的表示: C=f(Y) =C0+cY 二、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函数 3、消费曲线 二、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函数 4、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 可支配收入 预期收入 生命阶段(或生命周期) 节约程度 利率 (二)储蓄函数 1、储蓄函数:反映储蓄和国民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数学关系式。(同向变动) 2、储蓄函数的表示:由于储蓄是收入中扣除消费之后的余额,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 S=f(Y) Y↑(↓)→S↑(↓) 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来说明。 3、平均储蓄倾向(APS) 定义: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即 (二)储蓄函数 5、储蓄曲线 (三)投资函数 3、总投资的构成 总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 I=e+f(r)=e-b·r (r为利率) 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总是假定利率不变,于是当年总投资也不变。因此I=I0 三、总支出函数和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总需求(总支出)AE=C+I=C0+cY+I0 总供给 AS=Y 第二节 总支出变动与乘数理论 一、总支出的变动 二、乘数理论 三、政府收支条件下的乘数 一、总支出的变动 均衡的国民收入主要是由总需求,从而主要是由总支出决定的,因此总支出的变动必然引起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总支出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