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第29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

发布:2017-05-30约1.24万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考 真题研析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突破 真题研析 命题视角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例1 (2013·四川卷)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60年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19世纪90年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了反抗西方侵略的斗争, ◆解析 高考 真题研析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突破 真题研析 命题视角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例1 (2013·四川卷)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同时,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潮流,故D项符合题意。“建立君主立宪”“建立民主共和”“全面引进西方文化”与题干“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不符,故排除A、B、C三项。 ◆解析 答案 D 高考 真题研析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突破 真题研析 命题视角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例2 (2013·全国新课标Ⅰ卷)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现代化的理解。现代化主要指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洋务运动体现了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方向,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体现了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方向,B项正确。清末新政是清政府的自救措施,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解析 高考 真题研析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突破 真题研析 命题视角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例2 (2013·全国新课标Ⅰ卷)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对中国的现代化起了阻碍作用;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不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故排除A、C、D三项。 ◆解析 答案 B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高考 真题研析 命题感悟 考点突破 真题研析 命题视角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从高考试题来看,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阶段特征及演变的规律均为命题者关注的重点,这也是大家备考复习的方向。 (1)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政治运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思想解放尤为重要,它能为政治运动提供思想和理论武器,推动政治运动良性发展。 (2)维新思想是本专题中的重要知识点,复习时应结合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的思想主张,理解维新思想的爱国性、进步性、启蒙性。同时,注意识记基本事实,理清维新思想两个阶段的背景、主张、代表人物等。 高考 真题研析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考点突破 真题研析 命题视角 课时训练 微课助学 例3  (2013·广东卷·节选)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伦敦与巴黎日记》 郭嵩焘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鹜心于凶器之末则何欤? ——《刘光禄遗稿》 刘锡鸿 (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 (2)刘锡鸿与郭嵩焘都批评洋务运动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