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8 第8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doc

发布:2016-01-16约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8 第8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单元指津】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为了 ,探索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的思想解放过程。 学习本单元,一定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先进的中国人如何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 二要把握五个重点:一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 ;二是洋务派的“ ”;三是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思想,四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激进派知识分子提倡的民主与科学;五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三要理解一个重要观点: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四要运用比较法分析比较:各个政治派别主张的区别,深入把握在半殖半封的社会中,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之路的发展历程。并能多角度分析有关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成因及影响。 五要会运用全球史观,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来了解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进程。 【考点梳理】 1、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1840--1895): 层次 (1)地主阶级抵抗派:①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他主持编制的《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主要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② :《海国图志》,提出“ ”。向西方学习的第 步。 (2)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 ” 目的: 代表人物: 、 、 实践: 意义:将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付诸实践,迈出中国 近代化 的第一步。 2、第二阶段:从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1895--1911): 层次(资产阶级 派) (1)代表人物: 、 、 、 ; (2)主张: ①康有为:著作《  》、《 》,借用经学外衣,利用孔子权威来否定君主专制,主张 ,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②梁启超:发表《   》,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③严复:指出封建君主为“大盗窃国”,翻译《 》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实践:1898年发动   ,但最后结果失败。 (4)作用: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主要作用是思想解放) 3、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19): 层次(标志:1915年陈独秀上海办《 》)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1)代表: 、 、 、 (提出兼容并包) (2)前期指导思想: 与 (德先生与赛先生) (3)具体内容:①前期: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 提倡 ,反对 。 ②后期:宣传 。 (4)影响: ①动摇了 ,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②促进了 传播和 的发生。 ③消极:对东西方文化存在 或 的偏向。 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A 运动和 运动及十月革命影响,促进传播; 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